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期中国启动了一项针对关键战略资源的跨境监管升级行动。随着全球供应链对稀土等战略性矿产的依赖加深,中国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与技术手段,正以空前力度打击违规出口行为,其中包含对中重稀土在内的严格管控措施。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强化了国家资源安全屏障,更凸显出我国在维护产业链自主权方面的坚定立场。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稀土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根据最新政策部署,中国已将严打战略矿产走私列为重点工作。专项行动特别指出,当前存在境外实体与境内不法分子勾结,通过伪报品名、夹藏运输及第三国转口等手段规避监管的现象。数据显示,超过九成的全球稀土冶炼加工环节集中在中国,这种市场地位使我国在关键材料供应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美国相关机构曾预警称,若缺乏有效供应渠道,部分国家将难以应对潜在的战略资源缺口。
国家出口管制工作协调机制办公室于5月9日召开专项部署会议,明确要求商务部、海关总署等五大核心部门强化执法协作。行动方案细化了各部门职责分工:海关系统加强口岸查验与大数据筛查;公安与安全机关深挖走私网络幕后组织者;邮政管理部门则对跨境物流实施全链条监控。通过建立情报共享和快速响应机制,形成从源头到终端的立体化监管体系。
本次专项行动采取"零容忍"策略,重点打击三种典型违法模式:虚假申报品名逃避监管、夹藏走私以及利用第三国渠道迂回出口。各部门联合开展跨区域调查,对涉案企业实施从严处罚并纳入信用黑名单。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仅在行动初期就已查获多起重大案件,查扣违规矿产品数量同比显著增长。
中国作为全球稀土加工枢纽的地位,使此次管控升级具有行业风向标意义。严格的出口审查将倒逼海外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风险,同时加速我国在高端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转化。分析指出,此举不仅维护了国家资源主权,还将推动战略性矿产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价值重构。
总结而言,中国通过系统性执法行动与制度完善,正在重塑关键战略资源的国际流通秩序。稀土等稀缺矿产的战略管控力度持续强化,既是对国家安全与发展利益的有效守护,也为全球供应链稳定提供了新的治理范式。未来随着监管体系的进一步优化,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引领作用将更加凸显。
更多稀土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稀土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