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上,科技创新成为提升灾害应对能力的核心驱动力。展会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集中展示了500余家行业头部企业的3000余件前沿装备与技术,其中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创新应用尤为引人注目。作为亚洲规模最大的应急领域专业展会之一,本届博览会通过全球首秀产品、沉浸式体验场景和产业链协同平台,展现了科技赋能安全发展的全新图景。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指出,在城市高层建筑火灾扑救这一世界性难题面前,玮航科技自主研发的涵道风扇高空系留灭火无人机给出了创新解决方案。该设备通过高负荷涵道风扇推进技术,将作业高度提升至传统举升平台数倍,并实现每分钟超2000升的高效喷射能力。其独特的系留供电设计突破了工业级消防无人机续航瓶颈,在300米高空可连续作业超过4小时,为超高层建筑火灾救援提供了关键装备支撑。
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展区展出的直升机应急救援模拟训练器,通过动态姿态模拟和场景重构技术,实现了航空救援全流程仿真。该系统能精准复现悬停定位、伤员转运等高难度操作环境,并支持多角色协同演练。相比传统地面培训方式,其训练效率提升60%以上,每年可为专业队伍节省超30%的实飞训练成本。
北京凌天智能研发的消防侦察四足机器狗,在油气管道等高危场景中展现出独特优势。搭载自组网通信模块和热成像传感器后,这些"智能巡检员"能穿越0.2米窄缝并搭建临时通讯网络。现场演示显示,单台设备可覆盖半径5公里区域的实时数据回传,在极端环境下有效保障了应急指挥系统的稳定性。
隧道股份展示的道路巡检车搭载毫米波雷达与AI识别算法后,将传统人工检测需要72小时完成的工作缩短至8小时。其"智城云巡"平台可自动识别0.1毫米级路面裂缝,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生成三维病害模型。在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网的应用案例中,该系统使养护决策响应速度提升4倍,年度维护成本降低15%。
本届博览会创新设置的"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已促成23项采购意向对接,涉及智慧安防系统、防灾减灾设备等重点方向。同期举办的应急管理主题论坛吸引了超千名行业专家参与,围绕低空经济赋能救援体系构建、大语言模型在灾害预警中的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
通过这场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盛宴,我们看到应急救援领域正经历从传统装备到智能系统的全面升级。随着500余家参展企业的技术成果落地转化,未来城市安全将获得更强大的科技支撑——从千米高空的系留无人机到地下管网的四足机器人,从实时数据回传系统到沉浸式训练平台,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灾害应对能力,更为"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预计展会期间促成的产业链合作项目,将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应急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大关。
更多无人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无人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