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工程机械行业正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2025年,该行业将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和政策引领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展现出一系列鲜明的发展趋势。从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到绿色节能理念的全面贯彻,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协同整合到国际化市场的加速拓展,工程机械行业正朝着更加高效、环保、智能的方向迈进。以下将从多个维度对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
《2025-2030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虽已取得显著成就,但在核心技术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关键零部件如液压元件的研发与制造投入相对不足,部分核心部件依赖进口。以液压元件为例,国产产品在承载能力、耐用性、可靠性、精确度、耐磨性等方面与国外知名产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多数企业处于模仿和跟随阶段,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未来,工程机械企业需加大在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提升产品竞争力。
2024年5月29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推动交通运输装备低碳转型,为工程机械的电动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目前,国内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纷纷涉足新能源产品开发,但市场占有率仍较低。以徐工集团为例,2023年工程机械及商用车的新能源产品渗透率仅为10%。电动工程机械面临购车成本高、低温环境下能源转化效率低、续航时间短、充电耗时长以及施工环境受限等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随着动力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动工程机械的市场潜力巨大,其零排放、低噪音的优势将使其在未来工程机械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工信部印发的《工业互联网与工程机械行业融合应用参考指南》鼓励工业互联网技术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应用。目前,工程机械领域已建立了多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如徐工集团的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三一树根互联以及中联重科的中科云谷等,这些平台在实现工程机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平台重复建设、各自为政的问题依然存在,导致故障诊断数据、维护维修数据等无法在行业内共享。未来,工程机械企业独立建设、独自使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局面将被打破,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行业大数据管理云服务平台,实现数据共享,打破行业数据“孤岛”,结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推进工程机械制造的数字化转型,提高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效率,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
工程机械行业正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目前,只有头部企业如徐工集团和三一重工在智能化工厂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徐工集团的智能化工厂通过引入新技术、配备自动化生产设备、建立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生产过程的全方位监控、数据采集及分析,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三一重工的灯塔工厂建设也提升了市场竞争力。然而,对于行业内的中、小企业来说,智能化工厂建设仍面临资金投入大、技术复杂等挑战。未来,工程机械企业应借鉴成熟智能化工厂的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信息化平台,对老旧生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引入智能化设备,优化生产工艺,完成智能化工厂转型,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未来,工程机械的人机协作将更加高效、准确。通过各类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和通信技术,工程机械设备将改变传统的物理按键、旋钮控制方式,结合物联网、语音输入技术,采用更加高效便利的人机交互界面和交互系统。操作界面设计将更加简洁、直观,减少操作人员认知负荷,缩短操作者动作行程,降低疲劳程度,减少作业培训成本,使操作人员能够更好、更快、更轻松地熟练操作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节能环保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能源方面,需不断提高发动机的低排放技术,加大涡轮增压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和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投入,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排放。电动工程机械以其零排放、低噪音的优势,随着动力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不断完善,其电动化进程将加速。在材料方面,轻量化技术将在工程机械领域得到更广泛应用,通过采用轻量化结构设计和轻量化材料,在保证产品性能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减重,降低能耗和排放。在噪音方面,制造商将优化设备结构,提高振动控制技术,研发内阻尼性能较好的材料,采用有效的隔音装置,减少噪音对设备和人员的影响,提升工程机械的环保性能。
无人驾驶技术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早在2016年,国内就已研发出首台无人驾驶推土机,填补了行业空白。目前,无人驾驶技术已应用于装载机、挖掘机、混凝土摊铺机、压路机等多种工程机械车型。未来,无人驾驶工程机械将借助激光雷达、毫米雷达等传感器,不断提高感知能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高避让障碍物的能力,以应对复杂工况。同时,借助车联网技术,提高协同作业能力。应用场景也将不断拓展,不仅局限于矿山、公路、隧道工程,还将研发更多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设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作业效率,保障人员安全,降低人工成本。
随着全球工程机械市场的不断开拓,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加快了国际市场开拓步伐。“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工程机械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重要机遇。企业需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度调研,加大研发投入,推出高端、高品质、智能化的产品,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同时,我国工程机械企业的品牌竞争力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仍存在差距,企业还需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售前、售后服务水平,赢得客户信任,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工程机械租赁业务已发展多年,随着房地产转型、大型基建项目减少,碎片化工程项目占比增加,以及电动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的扩大,客户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下降,租赁业务市场却在持续扩大。工程机械行业现状分析指出,租赁业务具有缓解资金压力、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使用成本等优势。未来,租赁业务将向数字化方向发展,通过线上租赁平台如徐工的易租平台、中铁建的铁建云租平台等,为客户提供高效租赁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实现租赁设备的全过程管理,进一步推动租赁业务的增长。
综上所述,2025年工程机械行业将在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等多方面迎来重大变革。企业需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品牌建设,拓展国际市场,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随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协同整合、智能化工厂建设的加速推进以及租赁业务的数字化发展,工程机械行业将朝着更加高效、环保、智能的方向发展,为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更多工程机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工程机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