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聚焦"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主题,集中展示了应急管理、建筑安全等领域的前沿成果。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上海建工携多款智能机器人及解决方案亮相展会,涵盖应急管理、智慧工地、装备物资等多个方向,展现了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全流程中的创新应用,为城市安全与工程建设提供了全新思路。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展会上备受关注的"沉井水下智能绞吸机器人",通过数字化压沉及控制系统和姿态实时测量系统,实现了对地下空间无死角取土作业。该技术可显著降低施工风险,尤其在复杂地质环境下表现出色。目前,这项创新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合流污水一期复线工程,为保障城市地下管网安全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
另一款"智能焊接机器人"通过信息化云平台预设电流、电压等参数,确保焊接质量稳定可控,并配备工业相机进行焊点质量识别及焊烟净化系统。该技术在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临港"荣耀之环"项目中得到验证,既提升了施工效率,又实现了绿色生产目标。
上海建工展出了包括移动式AI钢筋焊缝检测仪、安全绳挂扣监测装置及动火巡检机器人等在内的多样化装备。这些设备通过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联动,在高空作业安全监控、建材质量检测等领域形成闭环管理,推动传统工地向数字化智慧平台转型。
除具体产品外,上海建工还展示了智能建造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系统性应用路径。通过整合装备研发、数据采集与风险预警功能,企业正构建起覆盖设计、施工到运维的智能化管理体系,为安全生产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此次博览会集中呈现了上海建工在智能建造领域的深厚积累。从水下精密作业到高空安全管控,从焊接工艺革新到工地智慧管理,其技术创新不仅提升了工程效率与安全性,更推动建筑行业向数字化、绿色化方向加速转型。随着这些成果的规模化应用,未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加可靠高效,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更多智能机器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智能机器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