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4年,越南作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正面临美国对双边贸易逆差的强力施压。面对美方加征关税的威胁,越南采取主动姿态推动谈判,并通过扩大进口、吸引投资等举措试图缓解矛盾。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折射出两国经贸关系中的利益博弈与战略平衡挑战。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贸易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为化解美国对越30%出口依赖度带来的风险(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占总额近三成),越南政府主动推进双边谈判进程。自美方启动"对等关税"后,越南高层多次表态愿通过扩大进口、优化投资环境等方式寻求贸易平衡。数据显示,越南已试点开放卫星通信市场,并推动903亿美元能源、矿产等领域合作项目落地,显示其以实质性行动回应美国关切。
尽管美越双边贸易额达1496亿美元(2024年),但美方对越贸易逆差高达1235亿,较2017年激增超两倍。越南出口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纺织、家具等品类,在美国同类进口中占比显著。这种结构失衡使越南易受关税政策冲击——若被加征46%惩罚性税率,相关订单可快速转向东南亚其他国家。而美国对越依赖度仅为第八位的贸易关系,更强化了其施压筹码。
越南通过主动开放市场(如允许星链落地)、鼓励国企扩大美商品进口等举措争取美方让步。然而历史案例表明,这种单方面妥协未必能有效化解矛盾。以日本为例,在经历多轮关税谈判后,其对美汽车出口仍面临持续性关税压力,并未因示好获得根本性政策松动。专家指出,越南若仅依赖"让利换市场"策略,可能难改结构性劣势。
在美方暂停加征关税的90天窗口期中,越南密集展开高层沟通与经贸促进活动,试图通过快速行动锁定政策红利。但数据显示其出口依存度达GDP85%(远超中国、欧盟),这种高度外向型经济模式使其对美依赖难以根本扭转。未来如何在维持出口竞争力的同时培育高附加值产业,将成为决定越南能否实现8%经济增长目标的关键变量。
结语:博弈中的平衡艺术与战略韧性考验
越美贸易谈判折射出小经济体应对大国政策施压的典型困境:既要维护关键市场准入资格,又要避免被结构性失衡拖累发展动能。尽管越南展现了前所未有的主动姿态,但历史经验表明单纯让利未必能换来公平待遇。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背景下,越南需要更系统性地构建产业韧性,在贸易平衡与自主发展中寻找可持续路径——这既是当下的政策课题,更是长远的国策考量。
更多贸易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贸易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