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立足资源禀赋和生产实际,今年通过"扩面积、优品种、提单产、强链条"的创新路径,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油菜种植面积扩容工程。这一举措不仅有效保障了区域粮油供给需求,更为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新模式。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油菜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山丹县通过构建"五统一"生产体系(统一良种供应、肥水管理、病虫防控、技术指导和机械作业),精准落实1万亩油菜扩种任务。采用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模式,优化品种选育与药肥配比,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深度融合。通过强化主导品种推广和技术培训覆盖率,确保种植环节全程标准化管理。
在霍城镇和李桥乡设立两个千亩核心示范区,集成应用地膜穴播栽培、无膜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关键技术。同步开展6项创新试验:包括福地520等4个甘蓝型双低品种筛选、中药菌肥增效测试、新型润湿剂应用验证、春油菜覆盖模式优化以及新品种展示等,系统探索提升单产的技术路径。
聚焦轻简化和机械化作业需求,推广药剂拌种、精量机播、科学施肥等关键技术组合。通过强化病虫害绿色防控体系和分段式收获技术应用,构建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链。数据显示,这些措施有效提升了田间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投入达30%以上。
建立"政策+服务"双轮驱动机制,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物化补贴,重点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农机作业服务。通过代耕代种、托管服务等模式,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目前全县已形成涵盖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主体的规模化种植网络。
专项财政资金精准用于肥料、地膜、绿色农药等物资采购及试验示范,建立全流程监管台账和物资发放公示制度。通过规范资金使用流程,实现1万亩扩种区域技术服务覆盖率和关键措施到位率双提升,为项目效益最大化提供制度保障。
通过系统化推进油菜产业提档升级工程,山丹县在稳定种植面积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这一实践不仅有效应对了粮油保供挑战,更探索出丘陵旱作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创新模式。未来随着产业链延伸和科技赋能持续深化,当地油菜产业必将释放更大综合效益,在保障粮食安全与促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更多油菜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油菜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