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中国汽车出口运力升级助力全球化战略
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正因中国企业的一系列突破而发生深刻变化。2024年短短一个月内,中国车企主导建造的两艘超大型汽车运输船接连刷新世界纪录,在提升国际物流效率的同时,也为中国品牌加速出海提供了关键支撑。随着整车出口量连续两年稳居世界第一,中国汽车产业正通过运力升级与海外布局的双重战略,重塑全球汽车产业版图。
5月15日,上汽集团旗下安吉物流建造的9500车位汽车运输船"安吉安盛"轮正式开启欧洲航线。这艘载重38.6万吨的巨轮不仅刷新了单船装载量纪录,更标志着中国车企已具备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远洋运输能力。目前,安吉物流自营船队规模已达35艘,涵盖15艘外贸海轮、9艘内贸海轮及11艘江轮。根据规划,到2026年其外贸远洋船队将扩充至22艘,航线网络覆盖西欧、墨西哥、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重点区域。
此前的4月22日,比亚迪第四艘专业运输船"BYD SHENZHEN"号正式交付。这艘长219.9米的巨轮拥有16层甲板和9200个标准车位,相当于能一次性将停满20个足球场的汽车运往全球。4月27日,该船在太仓港装载超过7000辆新能源车首航巴西,创造了单艘运输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新纪录。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物流资源,在强化出口保障的同时,也为行业树立了绿色运输新标杆。
中国汽车出口的爆发式增长直接推动了运输船队的快速扩张。2023年我国整车出口量达491万辆(同比增长57.9%),首次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2024年这一数字突破640万辆,持续领跑全球。2025年前四个月累计出口193.7万辆,同比保持增长态势。在车企层面,上汽集团海外累计销量已超过550万辆,比亚迪三年间出口量从5.6万攀升至41.7万辆,三家核心企业合计贡献了超百万辆的海外市场增量。
为应对持续增长的出海需求,中国车企正通过"双轮驱动"战略巩固竞争优势。一方面加速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如比亚迪已在匈牙利、巴西和泰国布局整车工厂;另一方面依托不断壮大的专业运输船队保障出口通道畅通。这种产供销一体化模式不仅降低了物流成本,更增强了市场响应速度,为2025年实现更高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从"产品输出"向"体系输出"的升级转型,以超大型汽车运输船为代表的新基建正在成为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柱。未来三年,随着更多定制化船舶投入运营和海外生产基地陆续投产,中国车企有望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占据更具决定性的地位,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更多汽车运输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汽车运输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