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总标题以“外贸”为核心,突出动态发展态势)
今年前四个月,重庆市交出亮眼外贸成绩单:进出口总值达2264.6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这一成绩不仅展现了重庆作为内陆开放高地的强劲韧性,更折射出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与多元化市场布局成效。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表现尤为亮眼,实现进出口988.1亿元,同比增长15%,成为外贸提质升级的重要引擎;保税物流规模持续扩大至475.1亿元,增速达13.3%。值得关注的是,综合保税区作为开放平台的核心载体,贡献了全市62.2%的外贸总值(1407.8亿元),同比增长2.5%,凸显其在吸引外资、集聚产业方面的枢纽作用。
市场主体方面,重庆民营企业展现强劲发展势头,前四个月进出口额达11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1%;外商投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分别贡献915.1亿元和223.7亿元。更可喜的是,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突破3800家,同比增长13.5%,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九成(3389家),增幅达15.9%。这些数据印证了重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成效,以及市场活力的有效激发。
在贸易伙伴布局上,东盟继续保持重庆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进出口规模达到391.6亿元,同比增长13%;对拉美、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显著增强,分别实现27.4%、17.1%和39%的高速增长。这种多元化市场策略有效分散了外部风险,为外贸稳定增长注入持续动力。
产品结构方面,重庆传统优势产业继续领跑全国:笔记本电脑出口额477.2亿元稳居全国首位;摩托车出口88亿元,增速达71.3%,远超全国平均水平32.2个百分点,位列全国第二;手机出口165.7亿元同比增长12.9%,增幅高出全国16.9个百分点位居第五。同时,中间品出口493.9亿元增长21.3%,贡献了超过六成的出口增量,农产品出口也加速突破达5.9亿元,同比增长21.7%。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重庆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更凸显出产业链供应链的高效协同效应。
综上所述,今年前四个月重庆市外贸延续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在贸易结构优化、主体活力释放、市场布局拓展和产业优势强化等多维度实现突破性进展。随着综合保税区功能升级与民营企业创新动能持续释放,重庆正以更高水平开放的姿态在全球经济版图中书写新的篇章。(结尾总结重申核心成果并展望未来)
更多外贸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外贸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