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以"中国黄花之乡"为品牌依托,通过技术创新、政策扶持和产业链延伸,推动黄花产业向规模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传统种植到深加工产品开发,从单一农产品到文化体育融合的全产业链布局,当地农民收入显著提升,黄花产业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黄花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指出,大同市云州区作为全国最大的黄花种植区,通过"保留补贴+新栽激励"政策稳定产业发展基础。对优质黄花基地每亩提供1000元管护补贴,并为新增种植户给予每亩2000元专项补贴,覆盖三年收益空档期成本。计划到2025年新增8000亩种植面积,并建设吉家庄乡现代化种苗基地,实现年育苗能力达500万株的目标。这些举措不仅保障了核心产区的稳定发展,更为产业可持续扩张提供了坚实支撑。
针对传统黄花种植效率低的问题,云州区启动"三年密植计划",通过宽窄行种植和多株丛植技术,将亩均株数提升至5000株左右。配套研发微型中耕农机具,并推广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实现"四肥配套"科学管理。预计这些技术创新可使单产水平大幅提升30%以上,推动黄花品质与产量同步增长。
云州区13家生产企业已开发出菜品、食品、饮品、功能产品四大品类共100多种黄花衍生品,包括冻干黄花、黄花酱、黄花酒等特色产品。2024年重点推进忘忧农场生物科技项目、大威皇爆浆黄花饼生产线及江苏绿港专研产品研发,预计新增年产值超5亿元。这些深加工项目的投产将推动产业链延伸,使黄花附加值提升至传统种植的3倍以上。
实施"双轮驱动"营销战略,一方面通过"十进餐桌消费行动"扩大终端市场覆盖;另一方面精准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商超和农批市场。同时创新打造"黄花+文化""黄花+火山旅游""黄花+体育赛事"等融合场景,构建品牌传播新矩阵。2023年黄花产业总产值达24亿元,带动全区农民人均增收近5000元,占纯收入比例突破21%。
结语
大同市以黄花为核心要素构建的现代农业体系正释放出强劲发展动能。从种植端的技术革新到加工端的产品创新,再到营销端的品牌塑造,全产业链协同发力不仅巩固了"中国黄花之乡"的行业地位,更探索出了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模式。随着2025年规划目标逐步落地,这片金灿灿的黄花产业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发展图景。
更多黄花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黄花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