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玻璃钢制品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保挑战。玻璃钢制品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由于其生产过程中涉及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等问题,成为环保整治的重点。据相关数据显示,玻璃钢制品行业排放的VOCs是造成臭氧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实现绿色转型,成为玻璃钢制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玻璃钢制品行业的环保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整治提升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2025-2030年中国玻璃钢制品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指出,玻璃钢制品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多种原辅料,如玻璃纤维布、不饱和树脂、固化剂等,生产工艺包括配料、手工糊制、缠绕、固化等工序。这些工序中,尤其是液态VOCs原辅料的使用,导致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排放,主要污染物包括苯乙烯等特征污染因子。此外,切割和打磨工段还会产生粉尘污染。江苏省玻璃钢制品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逐步提高,非甲烷总烃有组织排放质量浓度从60 mg/m³调整为30 mg/m³,苯乙烯有组织排放质量浓度从20 mg/m³调整为5 mg/m³,苯乙烯无组织边界厂质量浓度从5.0 mg/m³调整为0.4 mg/m³。这些严格的排放标准对企业的环保措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环保手续方面,部分企业存在批建不符、超环评产能建设等问题,未能及时办理相关环保手续。废气污染防治方面,部分企业存在涉VOCs原料敞口储存、配料间未配套废气收集处理设施等问题,导致废气收集效率低,处理效果不佳。废水污染防治方面,个别企业雨污分流不到位,未取得排水许可证。噪声污染防治方面,部分企业高噪声设备未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固废污染防治方面,部分企业未能规范设置一般工业固废堆场,危废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危废仓库公示牌、标识牌不全,危废未及时转移等。环境监测与管理方面,部分企业未能完善环境监测工作,应急预案未备案,应急物资欠缺,日常巡检台账记录不完善等。
(一)玻璃钢制品企业厂容厂貌整治
区域划分与规整:严格划分生产区和存放区,将车间内外散乱堆放的货物按种类整齐堆放,生产区按不同工段搭建密闭隔间,存放区按功能区划分。
液体料运输通道划分:在车间内划分液体料专用运输通道,减少地面树脂跑冒滴漏,便于清洁和管理。
标识化改造:对废气管道、处理设备等进行标识化管理,注明管道类别和走向,将废气处理工艺流程图上墙。
破损处修补:修补车间门窗、墙壁、地面等破损处,完善厂容厂貌。
(二)玻璃钢制品企业废气污染防治
源头控制:选用低VOCs含量的原辅料,将不饱和树脂等密闭贮存,改进缠绕工艺,减少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
加强废气收集:对重点VOCs产生工段搭建密闭隔间,玻璃钢制品行业现状分析指出,优化废气吸风口和风管布局,确保废气有效收集。
提升废气处理设施效率:淘汰低效VOCs处理设施,采用多种技术组合工艺,提高治理效率。采用活性炭吸附工艺的,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并及时更换活性炭。
(三)玻璃钢制品企业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企业需建立完善内部环境管理制度,包括综合管理制度、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制度、应急管理制度等,确保环保措施的长期有效运行。
2025年,玻璃钢制品行业将面临更严格的环保要求。从环保手续的完善到废气、废水、噪声、固废的全面治理,再到厂容厂貌的整治和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企业需要在多个方面进行提升。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加强废气收集与处理、完善环境监测与管理等措施,玻璃钢制品行业有望实现绿色转型,满足环保要求,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更多玻璃钢制品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玻璃钢制品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