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村戏"为核心文化IP,构建起集展演、体验、消费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将传统民俗与现代传播手段结合,该县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更带动了区域经济活力提升,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鲜活样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文旅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自2024年7月启动梵净西游记文旅推介活动以来,印江创新构建"村级排练-乡镇组队-县城展演"三级体系。这种逐级推进的模式不仅激活了基层文化创造力,更通过歌舞形式生动展现乡村振兴进程。截至2025年5月15日,"贵州村戏"系列作品全网播放量突破6.5亿次,相关话题浏览量达5.3亿次,印江文旅官方账号粉丝数实现10倍增长,形成现象级传播效应。
在2024年"村戏"活动现场,单场观众峰值突破2万人次,直接拉动周边地摊经济繁荣。通过将扎染技艺、古法造纸等非遗项目转化为互动体验产品,印江成功打造了"可触摸的文化消费场景"。数据显示,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实现大幅增长,文旅融合带来的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依托"村戏"品牌效应,印江联合周边县市开发"土苗文化探秘之旅"旅游线路,串联梵净山、大圣墩等核心景区。这种跨地域资源整合策略,有效实现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环。通过文化IP与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该县不仅提升了区域旅游吸引力,更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文旅产业生态。
印江提出未来将实施"1+12+N"发展计划:即通过升级IP品牌价值(1个仪式)、开展全年主题月活动(12个月),拓展农旅、研学等N种乡村体验场景。这种系统性规划旨在进一步释放文化资源潜能,推动文旅产业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总结】从单一的文化展演到全域联动的文旅矩阵,印江通过"村戏"这张特色名片,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领域走出了一条创新路径。其以文化IP为核心、数据传播为驱动、体验经济为抓手的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更验证了"文化+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可行性。随着后续计划的深化实施,印江有望成为兼具文化传播力与经济发展活力的文旅融合新标杆。(注:文中时间表述截至2025年5月15日)
更多文旅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文旅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