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土壤环境质量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作为燃煤发电副产品的脱硫石膏大量产生,其合理利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脱硫石膏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应用研究逐渐受到关注,不仅为脱硫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途径,也为提升土壤质量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通过分析脱硫石膏在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应用潜力,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025-2030年中国脱硫石膏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脱硫石膏作为一种富含钙、硫等矿物质的工业副产品,具有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碱性、提高土壤肥力等多重功效。近年来,随着对土壤质量提升的重视和技术研究的深入,脱硫石膏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研究表明,脱硫石膏能够有效置换土壤中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和交换性钠百分率(ESP),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渗透性,促进植物生长。据相关数据,2020年我国脱硫石膏产生量约为11732.55万吨,其中电厂脱硫石膏产生量约为8564.76万吨,占总量的73%。这些大量的脱硫石膏若能合理应用于土壤改良,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效益的提升。
(一)脱硫石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研究集中在脱硫石膏对土壤盐碱性和理化性质的改善效果上。通过施用脱硫石膏,土壤的交换性钠、ESP、钠吸附比(SAR)、pH值等指标显著降低,土壤硬度明显下降,渗透性显著提高。例如,当脱硫石膏添加量达到2吨/亩时,土壤渗透性可提高8倍。此外,脱硫石膏的施用还应适量,过量可能导致土壤盐分累积,影响作物生长。
(二)脱硫石膏与其他改良措施的协同效应
近年来,研究开始探索脱硫石膏与其他改良措施或调理剂的联合施用效果。例如,脱硫石膏与有机物料(如腐殖酸、糠醛渣、草炭等)组合配施,再结合淋洗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还可进一步促进脱硫石膏对土壤阳离子的交换及对酸碱度的调节。此外,采取起垄泡田灌溉措施效果更好,泡田时间需控制在24小时后立即排出剩余的水。
(三)脱硫石膏在土壤应用中的安全性
脱硫石膏中含有复杂的杂质,尤其是重金属含量,不同工艺和产地的脱硫石膏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研究表明,脱硫石膏施用后土壤中部分重金属含量虽有超过本底值的现象,但随时间推移,土壤中砷、汞、铅、铬、镉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依然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筛选值标准。此外,脱硫石膏还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对重金属的吸附性,降低重金属的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
脱硫石膏应用于土壤改良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以及华北地区,这些地区是我国盐碱地分布的主要区域。例如,宁夏大学农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等机构在该领域研究成果显著。然而,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较少,这可能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土壤质量状况差异较大,且各地区燃煤发电厂数量分布不均,对脱硫石膏消纳处置的需求不一,导致各区域研究机构之间存在合作壁垒。
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保障。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充分调研脱硫石膏土地利用相关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案例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脱硫石膏产生情况及土壤类型及质量状况,针对脱硫石膏的安全应用提出有针对性的相关政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政府应提供一定资金支持,以促进社会各界、群众资源化利用脱硫石膏的积极性,并为高质量、低成本提高土壤质量提供更多实施途径。
脱硫石膏行业前景分析指出,尽管脱硫石膏在改良盐碱化土壤方面的作用效果已得到认可,但目前其应用技术较为粗放,仍缺乏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应用技术标准来保证其安全和最大化利用。2022年发布的《脱硫石膏改良盐碱土壤技术规程》填补了行业空白,但我国地域辽阔,土壤状况差异明显,还需各地区针对当地具体土壤质量状况,因地制宜研制出有针对性的、适宜当地应用的标准规范或技术指南,以实现更加精准化、多样化的应用。
脱硫石膏作为一种具有高土地利用价值的工业副产品,在土壤改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加强脱硫石膏来源和质量安全把控,加大对脱硫石膏土地利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及研制科学合理的应用标准规范,可以有效促进脱硫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提升土壤质量,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赢。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成熟,脱硫石膏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更多脱硫石膏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脱硫石膏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