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公布了2025年新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以下简称“德清珍珠系统”)成功入选。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水产养殖领域的传统智慧获得国际认可,更将我国的农业文化遗产总数推至25项,持续领跑全球。作为首个以水产养殖为核心的遗产项目,德清珍珠系统的创新模式与经济价值正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范本。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珍珠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指出,德清珍珠系统依托“鱼蚌互利共生”原理,结合附壳珍珠养殖技术,构建了包含鱼类、贝类及水生植物的立体生态体系。这一模式既延续了千年的农耕智慧,又通过现代技术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农业农村部专家指出,该项目的成功申遗不仅为全球水产养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更让中国传统农业文化走向国际舞台。目前该系统年产值已突破70亿元,带动近2万人就业,并推动“珍珠+”产业向美容、保健、文旅等领域延伸。
据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5月,我国在业及存续的水产相关企业总数超过574.4万家。其中,仅今年前五个月就新增注册约45.1万家企业,近五年间注册量持续攀升,并于2024年达到峰值。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山东省和湖南省凭借先天资源与产业基础,分别以50.3万余家、46.1万余家及41.5万余家位居前三。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行业蓬勃发展,但涉及司法案件的企业占比仅约1.41%,反映市场秩序总体稳定。
德清珍珠系统的成功并非偶然。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在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间找到了平衡点。例如,复合养殖体系减少了化学投入,同时将珍珠用途从单一饰品拓展至高附加值领域。行业专家强调,未来需进一步挖掘遗产的文化价值,并将其转化为推动乡村经济的内生动力。数据显示,类似模式已在多地推广,但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强化品牌效应仍是关键课题。
此次申遗成功为中国水产养殖树立了世界标杆,其意义远超单一项目本身。它不仅证明了传统农耕技术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巨大潜力,更通过全产业链开发验证了文化遗产的经济转化路径。随着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如何在保持生态底色的同时提升产业竞争力,将成为中国农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核心议题。
总结而言,德清珍珠系统以“共生”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既守护了千年农耕文明之根,又开拓出面向未来的产业新局。其经验启示我们:农业文化遗产不应是博物馆中的标本,而应成为激活地方经济、连接世界的活态资源。在全球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挑战下,这一案例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的生动注脚。
更多珍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珍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