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5月22日,中国算力平台(上海)暨上海算力交易平台正式向全社会开放运营。该平台通过整合长三角区域优质算力资源,构建起覆盖监测、调度、交易和服务的综合性基础设施体系,为各行业提供高效灵活的算力支撑,标志着我国在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中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算力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作为国家级战略部署的重要落地项目,中国算力平台(上海)通过技术架构创新和运营模式突破,形成了五大核心功能体系:一是建立覆盖全国的"算力资源一本账"监测网络,实时感知算力分布与需求变化;二是打造"算力匹配一站式"服务体系,精准对接供需两端;三是建设贯通全域的"算力调度一张网",实现跨区域资源动态调配;四是形成协同发展的"算力生态一盘棋",聚合产业链上下游力量;五是设立聚焦关键技术攻关的"算力强基一榜单",推动核心技术突破。这些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传统算力建设中的分散化、低效化问题。
近期上线的上海教育智算服务平台作为首个垂直领域应用,已为全国师范类院校提供全流程服务方案。该平台通过AI课程开发工具包、科研计算集群支持和教学实践模拟系统,助力高校在人工智能学科建设、智慧课堂改造及前沿技术研究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首批接入的30所院校已在自然语言处理、教育大数据分析等方向取得显著成效。
平台通过构建开放共享的算力交易市场,已吸引超过200家云计算服务商和行业用户入驻。其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算法可使跨区域任务响应速度提升40%,综合能耗降低15%。在工业仿真、金融建模等高算力需求场景中,该平台通过资源弹性分配机制,帮助用户节省30%以上的运营成本。权威测试表明,平台日均处理算力交易量已突破50万核小时。
在工信部指导下,平台正加速推进地方分平台建设,计划到2026年实现与京津冀、粤港澳等主要经济圈的互联互通。未来将重点强化三个方向:一是深化"算力强基一榜单"攻关机制,突破量子计算模拟、异构芯片兼容等关键技术;二是扩展行业应用专区至医疗、制造等领域;三是完善安全可信的交易保障体系,确保数据流动合规可控。
结语
中国算力平台(上海)的全面运行不仅为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底座,更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算力网络发展路径。通过持续优化资源调度算法、丰富生态合作模式、强化技术创新供给,该平台正在成为驱动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也为全球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更多算力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算力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