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2025年玻璃纤维行业前景分析:行业龙头引领发展

2025年玻璃纤维行业前景分析:行业龙头引领发展

2025-05-30 16:05:33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玻璃纤维作为一种性能卓越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因其绝缘性、耐热性、抗腐蚀性及高强度等特性,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我国玻璃纤维行业在产量、出口量、技术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2025年,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机遇,同时也需要应对新的挑战。

  一、玻璃纤维行业产量逐年上涨:市场需求推动增长

  《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玻璃纤维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玻璃纤维产量逐年上升。2023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723万吨,同比增长5.2%,增速较前一年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高性能及特种玻璃纤维纱(不含高模量及超细纱)总产量约为9.8万吨,同比增长约11.3%。尽管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总产量仍保持稳定增长。高性能玻璃纤维在新兴高端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下,产量增速相对较快,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二、玻璃纤维出口量同比增长:国际竞争力提升

  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的出口量近年来保持小幅增长。2023年,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出口总量为179.7万吨(刨除玻璃棉及其制品),同比增长3.5%。尽管受到俄乌冲突、新冠疫情、能源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局势紧张,全球供应链紊乱,但我国玻璃纤维及制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势依然明显。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赋能的持续进步,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玻璃纤维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玻璃纤维行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集中度与产品结构的双重提升

  (一)企业集中度较强:行业龙头引领发展

  我国玻璃纤维产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批优秀企业。这些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在工艺优化、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市场占有率较高。其中,行业龙头企业的产能占比尤为突出,如中国巨石产能占比最高,约为34%;泰山玻纤、重庆国际复材紧随其后,占比均为16%左右。这三家企业产能合计占全国玻纤总产能的68%以上。在高性能玻璃纤维产品研发方面,这些龙头企业拥有一流的核心技术和一系列高性能玻璃纤维产品,是我国高性能玻璃纤维研发的重点企业。

  (二)产品结构不断升级:高性能产品比重增加

  在国家“双碳”、绿色转型、能效提升等产业政策及一系列标准规范的支持和引导下,玻璃纤维行业持续优化产品结构。低端落后产能得到有效控制,普通直接纱等低端常规产品比重逐步降低。与此同时,企业加大转型力度,改进生产工艺,优化高性能玻璃纤维的生产工艺与装备,进一步扩大了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的品种系列,拓展了应用领域。各类高性能纤维及制品的产量不断提升,满足了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四、玻璃纤维技术不断提升和创新:生产工艺与智能化的双重进步

  (一)生产工艺技术不断优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已建立了完整的玻璃纤维原料、制造、装备等配套体系,各项技术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池窑技术、玻璃配方与表面处理技术、自动化与智能化设备应用、节约能源技术等方面,已实现国际领先。全自动物流输送、新型玻璃配方、大漏板加工、废丝回用等落后工艺技术亦有所突破。国家科技政策的推动与相关配套措施的支持,是促使玻璃纤维生产工艺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原因。

  (二)自主创新突破技术瓶颈:解决“卡脖子”难题

  随着行业企业不断增加科技研发投入,玻璃纤维行业在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主要包括自主研发12万吨及以上玻璃纤维粗纱池窑拉丝大型化生产线成套技术、玻璃纤维池窑全窑纯氧燃烧、池窑余热回收利用、池窑拉丝智能制造生产线成套技术、6000孔玻璃纤维拉丝漏板及生产技术等。尤其是在高性能玻璃纤维领域,低介电玻璃纤维池窑化生产技术与成套装备、高模量玻璃纤维池窑化生产技术与成套装备、高硅氧、本体彩色等特种玻璃纤维池窑化生产技术与成套装备研发等方面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果,解决了部分“卡脖子”技术难题。

  (三)智能化技术应用逐步深入:提升行业智能化水平

  通过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培育系统解决方案等行动的不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及工业互联网技术在玻璃纤维行业的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与丰富。国内先进企业的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到95%以上,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90%以上,实现了实时数据库平台与过程控制、生产管理系统的进一步互通,以及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的集成等多方面进步,有效提升了玻璃纤维行业智能化发展水平。

  五、玻璃纤维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高端产品与技术瓶颈的挑战

  (一)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增强复合材料制品规模小,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玻璃纤维行业整体快速发展,产能、产量和生产技术水平已居世界前列,但呈现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同质化问题严重,高端产品供应不足、竞争力弱的局面。与国外高性能玻璃纤维种类的规模相比,我国各种高性能玻璃纤维规模均偏小,仅占总体玻纤产量的1%。因此,高性能玻璃纤维及制品从产量到质量尚不能完全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

  (二)玻璃纤维及制品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研发不足

  虽然我国玻璃纤维行业中的普通玻璃纤维生产工艺技术及装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高性能特种玻璃纤维在力学性能、电性能、耐热性等关键指标上的制造仍面临巨大挑战,难以沿用传统制造工艺及规模进行生产。此外,我国高性能玻璃纤维组分与性能优化设计、浸润剂及专用成膜剂、纤维制品深加工等核心技术目前仍相对薄弱,生产设备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性能玻璃纤维向高品质、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

  (三)企业智能化发展不平衡

  玻璃纤维行业龙头及重点骨干企业对智能制造高度重视,智能化升级投入动力和能力较强,智能化发展水平和效果表现优异;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限制、技术积累不足、人才短缺等因素,缺乏推进智能制造的动力和能力。这些企业在智能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包括高昂的设备更新换代费用、对新技术的适应和掌握难度以及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成本优势的压力,导致智能化升级改造投入动力不足,智能化发展较为缓慢。

  六、对玻璃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一)加大关键技术研究,进一步提高玻璃纤维产品性能

  继续深化玻璃纤维配方研究,开发新品种,优化生产工艺技术,提升产品性能指标,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需求。提升玻璃纤维池窑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降低能耗和碳排放,特别是加大对高性能及特种玻璃纤维用浸润剂的研究开发力度,进一步降低能耗。

  (二)加快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

  增强高性能玻璃纤维上游核心矿石原料的供应保障力度,探索叶蜡石的替代原料研究,发挥我国丰富的矿石资源优势。开发能满足不同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及树脂体系要求的差异化高性能玻璃纤维,推动先进复合材料低成本制造技术的发展。实现“原料—纤维—产品—复合材料”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与一体化布局,提供多样化的高性能玻璃纤维,满足用户的特定应用需求。

  (三)推动玻璃纤维绿色低碳发展

  推行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采用清洁配方,开发低能耗与排放的新型结构窑炉,采用纯氧燃烧及电辅助加热技术,提高窑炉单产和成品率,降低废品率,优化废丝循环与再利用流程。在保证高性能玻璃纤维性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通过能效对标、降低碳酸盐原料使用规模、提高绿色能源使用比例等措施,降低企业碳排放水平,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四)促进玻璃纤维行业整体智能化发展

  玻璃纤维行业前景分析指出,依托龙头及骨干企业推动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以及智能部件、装备、系统的研发,结合窑炉控制、物流仓储、在线检测等关键环节智能化需求,针对生产计划优化、设备运维、质量管控、能源管理等典型场景,研发智能控制高熔化率窑炉,建立基于实时消耗的智能投料生产模式,打造基于个性化定制的工艺数字化平台,开展基于主数据共享的信息系统集成,提炼形成若干套轻量化、易维护、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在行业内进行大规模复制与推广,发挥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

  七、总结

  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玻璃纤维行业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对策建议。期望这些分析和建议能为推动玻璃纤维行业向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

更多玻璃纤维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玻璃纤维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