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6月5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信息显示,某知名白酒企业旗下健康科技公司进口的两款日本发酵产品因成分违规被禁止入境。此次事件暴露出跨境食品贸易中原料合规性审查的重要性——涉事产品标榜使用58种植物发酵而成,却因刺五加等保健食材未获普通食品许可、枇杷叶等药用中药材非法添加等问题受阻。这起涉及千万级进口额的贸易纠纷,不仅引发行业对健康饮品成分安全性的讨论,更将企业供应链风险管控推上舆论焦点。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酵素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指出,2025年4月入境检验数据显示,安徽古井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从日本万田发酵株式会社进口的"万田酵素金印"和"万田酵素"因含有未获批准的植物成分,在通关环节被中国海关依法拦截。具体违规点涉及刺五加等需专项审批的保健食品原料,以及仅限药用的枇杷叶、桑叶等中药材非法添加。截至发稿前,涉事企业尚未就产品成分细节及进口用途进行公开说明。
涉事产品的配方设计存在明显合规缺陷:刺五加作为国家规定需经审批的保健食品原料,在普通食品中使用涉嫌违法;而枇杷叶等中药材仅允许在药品领域应用,其药理作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类似酵素产品常将蒽醌类植物成分包装为"排毒养颜"功效,但这类物质长期服用可能损伤肠道黏膜,导致消化功能退化。
公开资料显示,涉事企业2024年实现营收1.24亿元,旗下6家子公司已有4家注销。其主打的"欣肝保倍"酵素系列虽宣称销量突破千万瓶,但代工模式下的质量管控问题不容忽视。天眼查信息显示,部分已注销子公司涉及司法纠纷,折射出企业业务扩张中的管理短板。作为古井贡酒2022年战略控股的核心健康板块,其产品线覆盖药食同源发酵制品、美容美体等多个领域,但此次事件暴露的供应链风险可能对其品牌价值造成冲击。
近年来酵素饮品因宣称"排毒养颜""辅助调理"等功能备受追捧,但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相关产品累计投诉已达1038条。部分企业利用消费者对"天然成分"的认知盲区,在配方中混入番泻叶等具有刺激性的植物原料,这类成分可能引发肠道依赖性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某些产品将孕妇、老年人作为主要消费群体,却未进行必要的安全性评估,存在严重健康隐患。
此次事件反映出企业在跨境贸易中需加强源头把控: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进口食品合规数据库,及时掌握各国法规差异;另一方面应强化供应链质量追溯体系,避免因成分违规导致重大经济损失。对于快速发展的功能性食品行业而言,只有将安全底线置于营销创新之前,在原料筛选、生产工艺、成品检测等环节实现全流程合规,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信任并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注:文中涉及企业名称与数据均来自公开披露信息及天眼查平台,时间表述已按2025年6月6日当前日期进行校准。)
更多酵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酵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