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 “碳达峰、碳中和” 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2025 年燃气具行业正经历能源结构转型与市场需求升级的双重变革。天然气作为清洁低碳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推动燃气具行业迎来市场扩容与技术迭代的关键期。从政策环境的引导到技术创新的突破,从消费需求的升级到全球竞争的加剧,燃气具行业的发展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绿色化、智能化、高效化成为核心发展方向。
《2025-2030年中国燃气具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指出,“双碳” 战略推动燃气具行业向低碳化、规范化发展。近年来,多项政策法规相继出台:2010 年《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倡导安全节能发展;2014 年《家用燃气灶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规范能效标准;2022 年新国标《家用燃气灶具》淘汰落后产能,推行高效节能产品。此外,“以旧换新”“家电下乡” 等政策持续释放红利,2021 年 12 部委联合推动大宗消费,2024 年国务院部署设备更新行动,加速燃气具产品迭代。政策层面既为行业设定环保门槛,也通过补贴和市场扩容创造发展机遇,推动企业向绿色制造转型。
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提升为燃气具行业奠定市场基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燃气普及率达 97.87%)和 “煤改气” 工程推进,催生新增需求与更新换代需求:2022 年燃气具市场规模达 742.4 亿元,其中家用燃气采暖热水炉在政策红利期销量从 210 万台增至 550 万台。供给端,龙头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和资源整合提升竞争力,生产基地从广东、浙江向河北、山东等地区扩展。同时,环保压力促使企业引入绿色设计与清洁生产,平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推动行业向高端化、集约化发展。
社会环保意识提升推动燃气具产品升级,高能效、低排放产品需求增长,如大火力燃气灶线下渗透率达 38%,但高效能燃气热水器(1 级能效占比不足 10%)仍有较大推广空间。与此同时,电能替代趋势对传统燃气具形成冲击:日本 “全电气化住宅” 项目、美国部分州天然气禁令以及我国电能替代政策,倒逼企业加速技术创新。燃气具行业需在竞争中凸显低碳优势,通过产品升级巩固市场地位,应对能源结构变革带来的挑战。
技术革新成为燃气具行业破局关键。企业聚焦三大方向:
燃烧与换热技术优化:通过改进燃烧系统和聚能技术,提升热效率并降低污染物排放,如大吸力油烟机和烟道二次净化技术,实现环保与性能双提升。
氢能应用探索:天然气掺氢(氢气比例≤20%)成为主流方案,欧洲已推广家用氢能燃气具,国内企业加速研发掺氢型灶具、热水器,推动氢能与燃气具产业融合。
多能互补技术突破:集成燃气、太阳能、热泵等多能源系统,提升家庭能源利用效率,如 “气 - 电 - 热” 协同系统,实现低碳排放与经济安全的双重目标,为行业开辟新市场空间。
燃气具行业现状分析指出,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 2022 年的 8.4% 向 2030 年 15% 的目标迈进,将直接拉动燃气具需求。城镇用户更新换代、农村 “煤改气” 新增需求以及下沉市场液化天然气推广,构成三大增长场景。预计到 2025 年,我国燃气具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企业需抓住政策机遇,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提升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中巩固领先地位。
2025 年的燃气具行业,在 “双碳” 目标的引领下,正从传统制造向绿色智能转型。政策驱动为行业划定方向,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提供增长动能,技术创新则是破局的核心引擎。面对电能替代挑战与全球竞争加剧,行业需深化节能环保导向,加速氢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动产品向高效化、智能化升级。未来,燃气具行业将在能源结构优化中扮演关键角色,通过产业链协同与创新驱动,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为 “双碳” 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更多燃气具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燃气具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