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5年6月15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针对近期曝光的多款鱼油产品虚假宣传问题展开紧急执法行动。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鱼油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已突破300亿元,但行业规范性仍面临严峻挑战。此次事件不仅暴露出部分企业的违规操作,也促使监管部门加速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鱼油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近期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的三款问题鱼油产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涉事产品包括“花城·雨生红球藻深海鱼油凝胶糖果”“花城·深海多烯鱼油凝胶糖果”及北京同仁堂(四川)健康药业有限公司经销的“深海多稀鱼油(无糖型)凝胶糖果”。经调查,涉事企业安徽谷素元制药有限公司和安徽润枫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已被立案查处,相关批次产品全部封存并送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全国范围内1.2万件鱼油类保健品开展专项抽检,其中约8%的产品存在标签标识不规范或功效宣传夸大问题。
此次执法行动中,安徽、上海、浙江、广东四地监管部门联合清理非法产品信息超500条,并约谈主要电商平台负责人。统计显示,2024年网络平台销售的鱼油类产品中,直播间虚假宣传问题占比达37%,远高于线下渠道的12%。违法企业多存在“临床验证”“治愈率98%”等未经证实的功效宣称,部分产品实际Omega-3含量仅为标称值的60%。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表示,将依据《食品安全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违规行为处以货值金额10倍以上罚款,并建立黑名单制度。
2025年行业数据显示,消费者对鱼油产品的认知正从盲目跟风转向理性选择。目前已有超过60%的电商平台引入第三方检测认证标识,要求商家公示原料来源及功效实验证据。专家预测,在严格监管下,未来三年内符合新国标GB 1886.324-2025的鱼油产品市场份额将提升至75%,而违规产能将被淘汰。同时,行业正加速向功能细分化发展,针对心血管健康、儿童发育等特定需求的产品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0%。
总结而言,当前鱼油市场正处于关键转型期。通过强化执法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行业有望摆脱低价竞争陷阱,在合规前提下实现高质量增长。消费者应选择标注“蓝帽”认证或平台官方检测标识的正规产品,并关注国家药监局定期发布的抽检公告,共同维护健康消费环境。
更多鱼油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鱼油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