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动漫产业持续升温,中国正以创新科技和跨界融合重塑行业格局。作为年度重磅事件之一,上海国际动漫月即将于7月4日启动,首次实现CCG EXPO、Bilibili World与中国International Digital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Expo三大展会联动,预计吸引超百万海内外观众。这场为期数周的盛事不仅标志着中国动漫产业规模化的突破性进展,更通过XR技术、全息投影等前沿应用,为行业未来趋势与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观察窗口。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动漫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指出,上海国际动漫月首次将扩展现实(XR)、全息投影和沉浸式剧场等技术深度融入三大展场,打造虚实交融的“梦幻空间”。例如,在ChinaJoy展区,观众可通过AR眼镜与虚拟角色实时互动;Bilibili World则计划设置动态捕捉体验区,让参与者化身动画主角。这种技术叠加不仅提升观展趣味性,更将推动行业向“内容+场景”复合消费模式转型。据主办方测算,此类创新场景可使单日人均停留时长延长40%,直接带动周边商品销售额增长。
此次联动预计吸引超百万观众,其中海外参与者占比有望达15%。数据显示,往届同类型展会中,30%-40%的观众会在展期内产生二次消费,包括购买限量周边、参与主题餐饮及体验付费项目。上海国际动漫月特别设计了“城市漫游计划”,将展馆与商圈、文化地标串联,通过打卡积分兑换、限定版徽章发售等方式,引导人流向商业区分流。这种“展会+文旅”的产业布局模式,预计可为本地经济贡献超过5亿元直接收益。
上海国际动漫月的三大展会联动背后,是地方政府对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战略规划。通过整合内容创作、IP衍生开发与数字技术应用环节,政府正推动形成“创意孵化-场景体验-消费转化”的完整生态闭环。例如,CCG EXPO将设立独立展区用于扶持本土新锐创作者,而ChinaJoy则联合行业头部企业发布《2025动漫产业白皮书》,为中小厂商提供数据支持与合作对接平台。这种政策引导下的资源整合,有望在未来三年内使长三角地区成为全球动漫IP开发的核心枢纽。
总结:技术、流量与生态的三重升级
作为2025年首个国家级大型动漫盛事,上海国际动漫月通过技术创新、跨界联动和政策赋能,展现了中国动漫产业从内容生产向体验经济跃迁的战略方向。其百万级观众规模与XR技术应用不仅创造了可观的短期消费增量,更预示着行业将加速进入“虚实共生”的新纪元。随着展会效应持续外溢,未来三年内中国有望进一步巩固全球第二大动漫市场的地位,并在国际产业格局中占据更具话语权的战略高地。
更多动漫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动漫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