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在土质不良的土地上进行。传统的物理或化学加固方法虽然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但往往伴随着施工成本高、施工周期长以及对环境影响大等问题。近年来,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作为一种经济、环保、高效的土体改良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MICP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加固效率低、加固周期长等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研究者们开始探索通过添加外加剂来提高MICP的加固效果。其中,硅酸钠作为一种廉价、绿色、高效的外加剂,展现出了显著的潜力。本文通过对硅酸钠增强微生物注浆加固效果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硅酸钠在提高MICP加固效率方面的应用前景。
《2025-2030年中国硅酸钠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在水溶液试验中,硅酸钠的添加量对细菌活性和碳酸钙生成量有着显著影响。当硅酸钠添加量为菌液质量的0.1%~0.4%时,细菌活性随着硅酸钠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升,碳酸钙生成量也随之增加。具体而言,当硅酸钠添加量达到0.4%时,细菌活性达到峰值,约为9.02 mmol/(L·min),较未添加硅酸钠时提高了约14%。碳酸钙生成量在硅酸钠添加量为0.4%时达到最大值,约为9.02 g。然而,当硅酸钠添加量超过0.4%时,细菌活性开始下降,碳酸钙生成量也随之减少。这表明硅酸钠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显著提高MICP反应的效率,但过量添加则会产生抑制作用。
硅酸钠行业现状分析提到在砂柱试验中,硅酸钠的添加同样显著提高了MICP的加固效率。当硅酸钠添加量为0.3%时,砂柱仅加固2次即可成型,10次处理后砂柱无侧限抗压强度约为5.9 MPa,较对照组提升了7倍。这表明硅酸钠的添加不仅缩短了加固周期,还显著提高了砂柱的强度。此外,硅酸钠的添加还影响了砂柱内部生成物的分布均匀性。当硅酸钠添加量为0.3%时,砂柱内部生成物分布最为均匀,强度最高。然而,当硅酸钠添加量超过0.3%时,砂柱内部生成物分布开始变得不均匀,强度也随之下降。这进一步证实了硅酸钠在提高MICP加固效果方面的双重作用:适量添加能够提高加固效率和强度,但过量添加则会导致加固效果不均匀,降低整体强度。
通过对水溶液试验和砂柱试验生成物的XRD和SEM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硅酸钠对MICP加固效果的微观影响机制。XRD分析结果显示,添加硅酸钠后,除了碳酸钙的特征峰外,还出现了水化硅酸钙(C-S-H)的衍射峰。这表明硅酸钠在MICP反应中与钙离子发生反应,生成了C-S-H。C-S-H的生成不仅增加了生成物的总量,还可能通过填充砂土孔隙和胶结砂颗粒,提高了砂柱的强度。此外,XRD结果还显示,添加硅酸钠后碳酸钙的特征峰强度有所降低,这可能是由于C-S-H的生成影响了碳酸钙的结晶度,导致其峰强度降低。
SEM分析结果进一步证实了XRD的分析结果。在未添加硅酸钠的对照组中,生成物主要为球霰石和方解石形态的碳酸钙。而在添加了0.3%硅酸钠的试验组中,除了碳酸钙外,还观察到了空间网状结构的生成,推测其为C-S-H。在砂柱试验中,添加硅酸钠后,砂颗粒表面不仅被碳酸钙包裹,还生成了无定形、多孔的层状结构物质,这些物质填充了砂颗粒之间的孔隙,形成了空间网状结构,进一步提高了砂柱的强度。这表明硅酸钠的添加不仅促进了碳酸钙的生成,还通过生成C-S-H,增强了砂柱的胶结程度,从而提高了砂柱的强度和加固效果。
硅酸钠对MICP加固效果的增强作用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促进碳酸钙生成:硅酸钠的添加提高了溶液的pH值,增强了脲酶活性,进而增加了碳酸钙的生成量。同时,硅酸钠溶液的碱性环境对尿素水解具有催化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碳酸钙的生成。这些碳酸钙填充了砂土孔隙,提高了砂柱的密实度和强度。
C-S-H的胶结作用:硅酸钠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硅酸根离子与钙离子反应生成C-S-H。C-S-H具有胶结作用,能够填充砂颗粒之间的孔隙,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将砂颗粒更加有效地连接起来,从而显著提高砂柱的强度。
C-S-H促进碳酸钙结晶:C-S-H的多孔结构为碳酸钙的生成提供了额外的成核位点,降低了碳酸钙的结晶度,促进了碳酸钙的生成。同时,C-S-H的生成也可能通过界面成核作用促进碳酸钙的结晶,进一步提高了砂柱的强度。
硅酸钠作为一种廉价、绿色、高效的外加剂,在提高MICP加固效果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潜力。在实际工程中,通过添加少量的硅酸钠,可以显著缩短砂土地基的加固周期,提高加固效率,降低施工成本。然而,硅酸钠的加固效果受环境温度、砂土颗粒级配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进行优化调整。未来的研究应集中在不同施工场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硅酸钠加固效果,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硅酸钠的加固效率和均匀性,以实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总结
本文通过对硅酸钠增强微生物注浆加固效果的试验研究,探讨了硅酸钠在提高MICP加固效率方面的应用前景。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添加硅酸钠能够显著提高MICP的加固效率和砂柱的强度,但过量添加则会导致加固效果不均匀,降低整体强度。硅酸钠的增强作用主要源于其对碳酸钙生成的促进作用、C-S-H的胶结作用以及C-S-H对碳酸钙结晶的促进作用。在实际工程中,硅酸钠作为一种廉价、绿色、高效的外加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进行优化调整。未来的研究应集中在不同施工场地、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硅酸钠加固效果,以及如何进一步提高硅酸钠的加固效率和均匀性,以实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更多硅酸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硅酸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