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截至2025年6月25日,我国能源转型进程持续加速。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光伏产业在装机规模、产业链竞争力和电网配套建设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文基于1—5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聚焦光伏发电市场动态与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光伏发电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规模达10.8亿千瓦,首次突破10亿千瓦大关。这一成就相当于48个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30%,占全球光伏装机总量近半壁江山。
1—5月新增并网容量近2亿千瓦,同比增长57%,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其背后是我国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支撑:超100万家相关企业覆盖从高纯晶硅、大尺寸硅片到高效电池、智能逆变器的全环节,技术指标全球领先。例如,国产N型TOPCon电池效率屡创新高,储能系统集成能力显著提升,推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
为匹配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需求,1—5月全国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040亿元,同比增长19.8%。标志性项目如陇东—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面投产后,年输送电量可满足超千万户家庭用电,其中绿电占比达50%。
国家电网计划年内投运140项度夏重点工程,通过优化输配电网络结构,提升区域电力互济能力,预计2025年底将新增跨省区输电通道容量超过3000万千瓦,为西部光伏基地外送提供可靠保障。
在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推动下,截至5月底,全国火电装机规模约14.6亿千瓦,占总发电量比重历史性下降至40%以下。这一结构性转变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新建机组通过碳捕集、灵活性改造等技术,实现度电排放较2024年降低10%-20%,加速火电向清洁高效方向转型。
总结:光伏发电已成为我国能源体系变革的核心引擎。随着装机规模的持续扩大和产业链竞争力强化,预计到"十四五"末,光伏将贡献全国新增发电量的50%以上。电网智能化改造与储能技术突破将进一步解决消纳难题,而传统能源结构优化则为新能源发展腾出更大空间。未来三年,我国光伏发电有望在技术创新、市场应用和国际合作中继续引领全球产业格局。
更多光伏发电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光伏发电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