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数据聚焦:全县月季种植面积达2600亩,全产业链产值超1.2亿元,历史名花赋能乡村振兴
甘谷县于近期正式确立国槐、月季为“县树”“县花”,这一决定不仅体现了当地对自然遗产的珍视,更折射出对特色农业与文旅融合发展的战略布局。作为中国月季栽培历史悠久的核心产区之一,甘谷正通过强化月季产业布局,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
甘谷月季栽培可追溯至汉代,清代已形成38个品种,而截至2025年,全县培育的月季品种已达960余种。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当地在月季资源保护上的深厚底蕴,更凸显其作为“中国月季之乡”的产业根基。文化价值方面,甘谷月季与县域历史紧密相连:唐代古槐承载千年记忆的同时,月季亦以独特的观赏性成为地方文化的符号象征。2019年昆明世博会斩获金奖及多项银奖、2025年第五套人民币10元纸币图案选用其形象等里程碑事件,进一步巩固了甘谷月季的行业地位。
当前,全县月季种植面积稳定在2600余亩,带动全产业链产值超1.2亿元(截至2024年数据)。从经济结构看,月季产业已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布局。其中,鲜切花、盆栽及衍生品出口至东南亚、欧洲等国际市场;本地则依托“花满甘谷”景观建设,在城乡绿化中广泛应用月季,推动旅游收入增长约15%。
投资潜力方面,月季具有生长周期短、品种适应性强的优势:其花期长达8个月,抗逆性显著优于多数花卉作物,适合规模化种植。同时,月季提取物在化妆品、医药领域的应用拓展(如抗氧化成分开发),为深加工环节带来新增长点。
甘谷县通过“一花一树”战略,将月季产业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例如,月季根系发达的特性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配合国槐等乡土树种形成复合生态系统,助力碳汇能力提升。从就业角度看,全县约60%的种植户从事月季相关工作,2024年直接带动农户增收超3000万元,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
月季经济与文化价值的双向激活
甘谷县以国槐、月季为载体的文化生态建设,实现了历史传承与现代产业的有机统一。未来,随着规模化种植技术优化及品牌溢价提升(如高端品种培育),月季产值有望突破2亿元大关。这一进程不仅强化了县域经济韧性,更通过“赏花经济”推动文旅融合,成为西北地区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更多月季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月季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