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与工业材料需求攀升,聚酯切片作为化纤产业链核心原料,在新能源、纺织及包装领域持续发挥关键作用。据行业数据统计,2024年全球聚酯切片市场规模突破5,800万吨,同比增长6.3%,而亚太地区因下游产业升级成为主要增长极。在此背景下,中国化纤龙头企业海利得宣布在越南实施纺丝二期及配套聚酯切片项目,这一举措不仅折射出企业对细分市场的精准把控,更印证了聚酯切片行业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战略价值。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聚酯切片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2025年,聚酯切片市场呈现多元化需求特征。在新能源领域,其作为锂电池隔膜原料的需求增速达14%;纺织工业中,差异化涤纶长丝对高纯度聚酯切片的依赖度进一步提升;包装材料行业则因环保政策推动,生物基聚酯切片渗透率加速上升。海利得此次计划投资2亿美元扩建越南西宁省生产基地,新增25万吨/年聚酯切片产能,旨在通过贴近东南亚市场降低物流成本,并强化对欧美出口的区域优势。
该项目建设周期为五年,预计投产后将形成年产10万吨差别化涤纶纤维、2万吨尼龙长丝及配套聚酯切片的完整产业链。此举既符合越南政府鼓励外资投资制造业的政策导向,也响应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产业协同布局。数据显示,海利得近三年营业收入稳定在55-60亿元区间,但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7.58%至4.11亿元,显示其成本控制与产品结构优化成效显著。
当前全球聚酯切片产能分布中,中国占据约60%,但环保政策趋严推动行业向东南亚转移。越南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及税收优惠,已吸引包括恒力石化在内的多家企业投资设厂。海利得选择在福东工业园扩产,可依托现有纺丝生产基础实现聚酯切片与长丝的协同效应,降低原料运输损耗约15%。2024年越南聚酯切片进口量同比增长9.8%,反映出本地化产能需求迫切。
值得注意的是,海利得通过控股香港、美国等子公司构建的全球销售网络,为其新产品快速响应海外市场提供了保障。公司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的52.91%降至2024年46.67%,财务结构持续优化,为长期产能扩张奠定基础。
当前聚酯切片行业正经历技术迭代期。传统通用型产品面临产能过剩压力,而高附加值的阻燃型、抗菌型及可降解聚酯切片需求年增速超20%。海利得此次项目明确聚焦“差别化”方向,在涤纶长丝环节强化特殊功能属性开发,同时通过自建聚酯切片生产线保障原料品质稳定性。
行业数据显示,具备完整产业链的企业综合成本较外购原料企业低8%-12%,这将显著提升海利得在高端工业丝市场的议价能力。例如其规划的尼龙长丝产能,正是瞄准汽车轻量化、工业防护等高利润领域,预计未来三年此类产品的毛利率可维持在30%以上。
全球聚酯切片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期
海利得越南项目的推进不仅体现了企业对东南亚市场增长潜力的精准判断,更展现出其通过纵向一体化布局巩固行业地位的战略眼光。随着25万吨聚酯切片产能落地,公司将形成“原料-纺丝-成品”全链条竞争优势,在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提升产品附加值方面获得更大主动权。未来,聚酯切片市场的竞争将愈发聚焦于技术壁垒与区域协同能力的构建,而海利得通过此次投资所形成的规模效应及产业链控制力,有望在全球化布局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更多聚酯切片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聚酯切片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