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智能制造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深度集成和优化。智能制造有着良好的发展政策环境,未来市场前景乐观。以下是2025年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分析。
(一)市场规模
《2025-2030年中国智能制造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2025年全球智能制造行业的市场持续扩大,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率高达15%。其中,欧洲市场规模约为4500亿美元,北美约为4000亿美元,亚太地区(除中国外)约为3500亿美元,其他地区约为3000亿美元。
目前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已经达到了3.2万亿元以上,目前已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在90%以上的示范工厂得到应用。自动化生产到机器人应用,再到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商用,智能制造已发展70多年。
(二)市场产值分析
在我国制造行业逐渐呈现出稳定发展趋势的同时,智能制造行业成为了驱动我国制造行业的主要动力之一。通过试点示范应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措并举,我国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据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分析相关数据,智能制造产值规模由2017年的1.27万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2.68万亿元,2023年已经超过3.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6%。
(一)市场需求情况
各国制造业正朝着“智能化”发展,尤其是在德国提出的工业4.0理念的推动下,企业普遍希望借助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效率、改善质量控制,并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生产。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企业通过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设备来降低对人工劳动力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批量生产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智能制造能够提供灵活的生产能力,使得小批量、定制化的生产成为可能。
(二)市场政策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制造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推动行业进步。自2018年以来,国务院、工信部等部门从顶层战略、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5G等多个方向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并将智能制造置于“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位置。国务院颁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8年版)》,以顶层战略规范工业标准。
(一)市场驱动因素
工业4.0带来的智能制造市场需求增长推动了全球智能制造市场增长。云计算技术的发展为制造业、汽车业、医疗保健业等众多行业铺平了道路,这也是智能制造市场需求增长的原因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及其在智能工厂中的普及是在预测期内加速智能制造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无线网络与分散的自主设备的集成包括用于分析环境和物理环境的传感器,通常被称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二)市场技术趋势
智能制造市场规模分析预测性维护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元,生成式AI覆盖80%供应链核心环节。碳中和目标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应用,光伏、氢能产线能耗降低30%-60%。量子计算、生物制造进入产业化阶段,3D打印复杂部件成本降低70%。
总体来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智能制造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广泛的应用,推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更多智能制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智能制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