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石油焦是一种由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副产品,主要通过高温裂解石油来生产。石油焦国内产量呈现持续递增的态势发展,整体市场格局也朝着多元化发展。以下是2025年石油焦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
据《2025-2030年全球及中国石油焦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年国内石油焦产量约3211万吨,进口量约1340万吨,表观消费量约4532万吨,存在进口需求。国内石油焦生产商主要为“三桶油”及“地炼”。2024年国内石油焦产量中,三桶油的产量占比约为60%, 地方炼厂的产量占比约为40%。2023年中国石油焦产量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占比达57.49%,超过市场的一半。其次分别为华南、东北、西北、华北、华中、西南,占比分别为13.71%、9.97%、6.86%、6.59%、4.44%、0.94%。
(二)市场竞争
石油焦市场分析资料显示石油焦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国内外大型炼油企业和化工企业凭借各自的技术、品牌和销售网络优势,在市场上展开激烈竞争。在中国市场,“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及地方炼厂是主要生产商,其中“三桶油”的产量占比约为60%,地方炼厂的产量占比约为40%。此外,随着炼化一体化项目的推进,新的竞争者也在不断涌现,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竞争。
(一)市场进进出口依存度
石油焦市场分析提到我国石油焦的进口依存度持续攀升。作为全球有色和黑色金属生产的重要基地,我国不仅是石油焦的生产大国,更是消费大国。随着下游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每年需大量进口石油焦以弥补国内需求缺口。美国不仅是石油焦产量最丰富的国家,还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焦出口国。近年来,中国对俄石油焦进口量持续增长。2022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焦的总量为1,342,125.041吨,平均每月进口量为111,843.75吨。
(二)市场消费结构
在消费结构方面,石油焦是石油炼化副产品,所以石油焦产出基本依赖石油炼化产量,其产量具有独立性。在应用结构方面,石油焦行业下游以电解铝为主,预焙阳极占据下游需求的57.77%,电解铝和预焙阳极需求会在需求端影响石油焦价格。
(一)市场环保化
鉴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石油焦行业需要密切关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再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广泛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过度依赖,是该行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此外,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也是该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将有助于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多元化发展。
(二)市场需求
石油焦是铝、电解铝、钢铁等行业的主要原料,用作电弧炉的燃料。一些发电厂也将石油焦作为能源使用,尤其是在石油价格较低时。石油焦是生产炭黑的主要原料,而炭黑广泛用于橡胶、塑料等材料的生产。随着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尤其是亚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石油焦的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总体看来,石油焦市场的前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技术创新和市场细分将成为石油焦行业未来竞争的关键因素。
更多石油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石油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