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近年来,随着老挝电力市场加速发展,其电网产业布局逐步向智能化、规范化方向转型。据最新统计,老挝现有23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数量已超过15座,覆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在此背景下,《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标准》的全面推广,标志着该国在构建高效电力治理体系方面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电网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指出,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并提升系统稳定性,老挝政府近年持续强化电网政策引导。2025年数据显示,全国输电网络规模较五年前增长37%,但传统管理方式已难以适应复杂供电需求。为此,老挝国家输电网公司(EDL-T)联合相关部门历经7轮技术论证与修订,最终形成首套本土化变电运行标准体系。该标准通过整合中国电力行业经验与本地运营实践,填补了老挝在高压变电站管理领域的制度空白。
今年2月启动的标准化试点中,纳塞通和琅勃拉邦两座230千伏变电站成为首批落地案例。通过为期三个月的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中方专家团队协助当地运维人员完成设备巡检、故障应急等核心模块操作规范的实操演练。数据显示,示范站投运后系统可用率提升18%,设备异常响应时间缩短40%。这一成果促使老挝国家电力公司(EDL)于本季度正式批准试行标准,并明确将其纳入全国电网规划体系。
目前,标准化管理体系已推广至纳帕500千伏变电站等关键节点,覆盖老挝8%的23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根据行业评估报告,新标准实施后,区域电网故障率同比下降26%,年均停电时长减少约1.2小时/户。政策层面,《关于批准<老挝230千伏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标准>(试行版)的决议》不仅确立了标准的法律效力,更要求能源部、电力监管机构及运营商建立联合督导机制。
总结来看,此次标准化建设标志着老挝电网产业布局与政策环境进入新阶段。通过融合国际技术经验与本土化适配策略,《标准》成功构建起覆盖规划、运维、应急全流程的管理体系。随着该体系在2025年底前计划完成对所有高电压等级变电站的覆盖,老挝将有效提升电力系统韧性,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能源支撑。这一实践也为东南亚其他国家推进电网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范本。
更多电网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网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