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在“双碳”目标推动下,制冷设备行业正经历技术革新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重塑。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制冷相关市场规模已突破万亿级,并呈现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法规趋严和应用场景多元化,企业需同步应对政策约束与市场机遇,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产业转型路径。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制冷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在泰州姜堰弗格森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台直冷式块冰机正在完成每日100条、单条50公斤的制冰任务。这一场景折射出当前制冷市场的旺盛需求:企业订单周期显著前置化,夏季设备运行时间从7月初延续至8月底,且需满足园区内十余家企业的降温与环境调控需求。
政策层面,2025年国家对高能耗制冷设备的限制造成行业洗牌,倒逼企业向环保技术转型。弗格森公司通过优化设备能效比,在保证冰块11小时凝固时长的同时,实现融化周期稳定控制在8-10小时,既符合绿色标准又能满足用户持续用冷需求。数据显示,其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0%,印证了技术升级对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作用。
弗格森公司业务覆盖制冰设备全链条,产品线从日产百吨的大型块冰机到便携式小型制冰机一应俱全,并延伸至造雪场景的整体方案设计。这种“制冷+细分场景”的战略布局,使其在冷链物流、工业降温及冰雪文旅等领域占据先发优势。例如,其分块冰机、管冰机等10余种机型可精准适配食品加工、车间降温和景观造雾需求,而造雪设备则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从设备生产到调试安装的全流程服务。
政策对行业标准的细化进一步推动企业专业化发展。2025年新规要求制冷设备厂商强化碳足迹管理,弗格森公司提前布局低碳技术研发,并将订单响应周期压缩至1-2个月,为冬季冰雪设备旺季备货赢得主动权。这种前瞻性策略使其在市场需求波动中保持稳定增长。
从行业趋势看,制冷设备的应用场景正向多元化延伸:工业降耗、农业保鲜、医疗冷链及文旅冰雪等新领域持续释放增量空间。弗格森公司的案例表明,企业若能在细分赛道建立技术壁垒,并通过政策引导优化产品结构,则能有效捕捉市场红利。
当前,夏季高温季与冬季冰雪季形成“双峰”需求特征,促使厂商强化供应链韧性。以该公司为例,其2025年冬季订单已从三四月份开始筹备,通过提前预判客户周期性需求,将产能利用率提升至新高。这种模式不仅缓解了季节性用工压力,还降低了库存积压风险。
政策环境与市场需求共振下的制冷产业未来
2025年的制冷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的关键转型期。环保政策的刚性约束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而市场对高效、低碳、场景化解决方案的需求则为优质企业开辟增长新赛道。弗格森公司的实践表明,通过技术迭代与战略布局双轮驱动,制冷设备厂商可在产业变革中实现结构性突破,并持续受益于绿色经济的长期发展红利。随着政策细则逐步落地及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制冷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机遇期。
更多制冷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制冷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