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新型建材是指在传统建筑材料基础上,经过创新研发,具有更高性能、更环保、更节能、或更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环保背景下进一步推动新型建材市场使用率。以下是2025年新型建材市场需求分析。
(一)市场规模
《2025-2030年中国新型建材市场专题研究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2023年全球新型建材市场规模达1.2万亿美元(Statista),中国占比35%,欧盟25%,北美18%。2025年预测受益“双碳”政策与绿色建筑标准升级,市场规模将突破1.6万亿美元,CAGR(2023-2030)达7.9%。
据新型建材市场需求分析数据统计,2025年中国新型建材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800亿元,较2020年增长约45%,其中高性能混凝土占比最大,达到1700亿元,绿色节能墙体材料紧随其后,预计市场规模为1150亿元。新型防水材料、智能玻璃和生态环保装饰材料分别占市场规模的8%、6%和5%,未来五年内有望实现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0%、15%和12%,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
(二)市场特点
新型建材市场需求分析提到新型建筑材料市场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推出性能更优越、环保性更强、成本更低的新产品。新型建筑材料强调环保和节能,通过采用可再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方式,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新型建筑材料市场涵盖了多种类型的产品,如绿色建筑材料、智能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材料等,满足了不同建筑项目的需求。
(一)市场竞争
龙头企业如海螺新材、北新建材、中国巨石、金隅集团等企业在新型建材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和品牌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例如,金隅集团以水泥为核心,形成混凝土、墙体及保温材料、装配式建筑体系及部品等上下游配套的完整建材产业链,展示了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格局。
(二)市场细分
新型建材行业内部正经历结构性分化:传统品类(如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技术升级保持稳健增长,而新兴品类(如光伏建筑一体化材料)则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例如,BIPV系统将光伏发电与建筑外立面结合,既满足电力需求又提升建筑美感,成为零碳建筑的重要解决方案;而相变储能砂浆、真空绝热板等节能材料,则通过提升建筑能效降低运行成本。此外,随着“城市更新”战略的推进,旧改材料(如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再生骨料混凝土)也迎来结构性机遇。
(一)市场政策
近年来国家对绿色建筑的规划目标不断提升,建筑材料的政策扶持力度有望加大。2022年3月,住建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7月,住建部及国家发改委发布《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推动我国绿色建材发展,同时2023年2月中共中央《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推动钢材、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多政策推进下,我国新型建筑材料将加速发展。
(二)市场未来方向
未来发展趋势将围绕三大方向展开:一是绿色低碳成为行业底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管控趋严,零碳建材、光伏一体化建筑等绿色技术加速普及;二是智能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BIM技术、AI算法优化建材设计与施工流程,智能建材实现环境自适应调节,能耗降低40%以上;三是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建材功能从单一结构支撑向生态修复、能源存储等领域延伸,例如石墨烯复合材料在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的应用突破。行业正从规模竞争转向价值竞争,企业需强化技术攻关、完善绿色供应链并深化跨界融合,以在万亿级市场中抢占战略先机。
总体看来,随着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剧,新型建材市场将在全球范围内迎来更多的创新与发展机会,成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多新型建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新型建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