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数据透视通信基建领域电子设备采购趋势
在数字经济发展加速的背景下,电子设备制造商正通过技术创新抢占行业制高点。据最新行业监测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于2025-2027年启动的同步网设备集采项目中,浙江赛思电子科技以第一份额中标总投入2亿元的953套时钟同步设备订单,成为通信基建领域电子产业竞争格局的重要观察样本。这一事件折射出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持续提升。
随着5G-A、算力网络和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部署,统一的时间基准成为保障通信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要素。中国移动本次集采采购规模达953套设备,创下历史最大单次部署记录,凸显了电子企业在时间同步技术领域的关键作用。作为国内首批5G方案供应商,赛思电子凭借在时钟同步领域10余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在骨干网、城域网等多场景中实现纳秒级精度的跨网络同步,成功破解大规模组网时序难题。
赛思电子此次中标设备采用分布式卫星共视系统与超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五大创新维度:
1. 系统可靠性达到99.99%,支持核心节点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2. 单套设备日均承载超万台网元接入需求
3. 首创骨干-城域-基站三级网络同步架构
4. 兼容IEEE 1588、北斗共视等多协议标准
5. 实现跨区域毫秒级误差消除能力
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满足当前6G试验网建设要求,更将为自动驾驶、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提供精准时空服务支撑。数据显示,该设备已在三大运营商同步网中占据核心地位,成为国内电子企业打破国外垄断的标志性案例。
赛思电子通过连续10年入围中国移动供应商短名单,以及联合制定北斗共视行业标准等举措,构建起覆盖通信、电力、金融等多领域的战略布局。其产品已服务超千家重点企业,在电力省级骨干网市场占有率达70%,并实现在四大洲十余国的规模化出海。这一发展轨迹印证了电子企业在关键基础设施领域"国产替代+标准输出"的战略路径。
竞争格局与未来展望
在2025年全球时频设备市场规模突破38亿美元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重塑产业版图。赛思电子此次中标项目预计将在2026年底前完成全国一体化部署,届时将形成覆盖超10万个节点的高精度时空服务体系。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和5G-A标准冻结,未来三年国内时钟同步设备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机遇。
来看,本次集采结果不仅反映了电子企业在通信基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更标志着中国在时间主权建设中取得关键进展。通过持续深化"空天地一体化"时频体系布局,相关企业将在6G网络、智能电网等战略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精准时空基础设施保障。(注:本文数据截至2025年8月19日)
更多电子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电子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