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牵引车作为公路货运的核心装备,其市场发展态势一直备受关注。在2025年,牵引车市场展现出诸多新的变化与趋势,这些动态不仅影响着行业格局,也与物流运输等相关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以下是2025年牵引车市场规模分析。
2025年牵引车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根据多方数据预测,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5万辆。从销量数据来看,1-7月牵引车市场累计销售31.30万辆 ,与去年1-7月的29.90万辆相比,实现了小幅增长,增幅约为5%。这一增长趋势在各月份也有体现,如7月份销售4.28万辆,同比增长29%,且是近五年7月份的最高销量。2023年全球牵引车市场规模达到286.7亿美元,《2025-2030年中国牵引车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预计2028年将突破42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1%。
从市场份额分布来看,头部企业优势明显。在2025年7月,销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合计份额就达到88.50% ,重汽以25.13%的月度份额位居榜首,解放、陕汽、福田和东风的7月份额分别为21.30%、16.10%、13.07% 和 12.90%。1-7月累计份额方面,排名前两位的重汽和解放累计份额均超20%,分别达到26.71%和21.59%,行业 TOP5企业合计份额更是高达90.14%。市场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凭借品牌、技术、渠道等优势,在市场规模增长的过程中获取了较大份额。
政策在牵引车市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国六排放标准的全面实施,促使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推动了牵引车产品的更新换代。2023年牵引车市场国六车型占比已达89%,较2022年提升36个百分点 。这使得符合排放标准的新型牵引车需求增加,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另一方面,各地对于新能源牵引车的支持政策不断出台,如《广东省公路货运车辆电动化试点工作方案》提出 2025年前在重点物流园区推广5000辆以上新能源牵引车。政策的引导促使新能源牵引车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25年新能源牵引车销量有望突破5万台,这对整体牵引车市场规模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公路货运量的持续增长为牵引车市场带来了稳定需求。公路货运周转量年复合增长3.8%,这使得对牵引车的需求保持在较高水平。以冷链物流为例,2025年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亿元,对应需要新增2.8万辆具备温控系统的专用牵引车。此外,基建投资的回暖也带动了工程运输等领域对牵引车的需求,进一步拓展了市场规模。
新能源牵引车行业的产业链相对复杂,涉及多个领域和环节。上游主要涉及原材料供应,包括电池原材料(如锂、钴、镍等)、电机原材料(如铜、铝、永磁材料等)、底盘和车身原材料(如钢铁、铝材等)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关键零部件的制造,如电池管理系统、电机控制器、充电桩等。下游主要涉及新能源牵引车的销售、运营和售后服务等。
新能源牵引车在未来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2025年新能源牵引车渗透率预计将达18%-22% ,对应市场规模超12.5万辆。在一些特定场景,如港口、矿山、钢铁园区等封闭场景,新能源牵引车渗透率将率先突破40%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牵引车的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等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其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同时,氢燃料电池牵引车也将进入快速增长通道,2025年燃料电池系统成本有望降至3000元/kW以下 ,推动其商业化进程加速。
未来牵引车将越来越多地融合智能化技术。随着自动驾驶和车联网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牵引车将提升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交通运输部规划的45个国家级物流枢纽将催生20万台智能化牵引车需求,车路协同示范工程将推动 L3 级自动驾驶渗透率在2025年突破15%。具备智能挂接系统、L4 级自动驾驶能力的智能牵引车需求将不断增加,这将为牵引车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推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综上所述,2025年牵引车市场规模增长显著,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因素驱动着市场发展,未来新能源化和智能化将成为重要趋势。未来牵引车市场的发展将受到供应链管理优化、绿色能源转型以及基础设施投资的持续推动。尽管全球经济波动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对行业短期增长构成挑战,但从长期来看,随着物流效率提升和技术创新,牵引车市场仍将保持稳健增长。
更多牵引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牵引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