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据最新行业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车保有量达4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8%,营地数量突破6,500家,形成覆盖31个省级行政区的产业网络。在政策支持与消费升级推动下,房车市场呈现"高频次、轻资产化"特征,用户年均出行频次提升至2.4次,带动相关消费规模同比增长近六成。与此同时,低空经济领域数据显示eVTOL设备保有量突破1,500台,景区应用占比达78%,与房车营地的协同效应正在重塑文旅产业格局。
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十五五房车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预测报告》指出,统计显示,当前房车消费主力为45-60岁中高收入群体(占62%),其中半数以上拥有第二套房产或投资性资产。值得关注的是,30岁以下年轻用户占比提升至19%,推动营地娱乐化改造需求激增。在竞争维度上,传统车企(如上汽大通、长城旅居)与互联网平台(途歌房车、哈啰出行)形成差异化竞争:前者聚焦高端定制市场,售价超80万元车型销量年增长达45%;后者通过分时租赁模式抢占下沉市场,用户复购率提升至31%。
行业数据显示,景区索道平均建设成本约每公里7,800万元且年维护费用占比达15%,而eVTOL设备单台投入仅需其1/40。以黄山风景区测算案例显示,采用飞行环线替代部分缆车后,游客停留时长延长2.3小时,客单价提升至原方案的2.8倍。这种"三维观光+地面露营"模式已在全国37%的5A级景区试点落地,带动周边房车营地入住率平均提升19个百分点。
截至2025年6月,全国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覆盖区域达28个省份,B类通用机场数量突破340座。特别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以北京房山窦店通航小镇为枢纽的"2小时飞行圈"内,已整合17家房车营地形成产业联盟,年接待能力超500万人次。政策层面,《低空经济与房车露营融合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新建4A级以上景区需配置至少1处复合型营地,推动行业标准向"基础设施星级化、服务流程标准化"转型。
2025年上半年产业报告显示,已有32家头部企业推出联票套餐,其中包含低空观光项目的套票销售占比达47%,客单价较纯露营产品提升1.8倍。在技术融合层面,北斗三号定位系统已实现在96%的房车和eVTOL设备中应用,使营地调度效率提升35%。资本动向显示,2024-2025年相关领域融资规模达73亿元,其中"飞行+露营"赛道占比超6成。
当房车轮毂与飞行器螺旋桨共同转动时,中国文旅产业正在书写新章节。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运营和政策引导下的基建升级,这场融合创新不仅创造了年均15%的行业增速(2023-2025),更让"天地互联"的体验模式成为消费升级的新坐标。随着2026年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全面落地,预计到2028年该领域将形成千亿级市场生态,持续释放城乡经济发展的新势能。(注:文中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民航局及文旅部公开信息)
更多房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房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