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数字化领跑出版产业未来

数字化领跑出版产业未来

2007-01-01 10:11: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展示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取得的新成果。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日趋完善,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06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约200亿元。大力应用数字化等新技术,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目前已成为出版业的共识。

  “数字出版代表着出版业的未来与方向,这是新闻出版界的共识。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出版业,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在7月16日至19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宏指出,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

  据了解,此次数博会上共签约9项协议,首次实现数博会现场达成合作协议“零的突破”,并举办了20场高峰论坛和10场主题分论坛。同时,2006年至2007年度数字出版领域优秀企业、人物、品牌和作品的评选推荐活动也在此揭晓,清华大学出版社等8家示范企业,中国知网等9种推荐品牌,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等9位创新人物,以及17个优秀作品和8个优秀作品提名名单同时公布。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阎晓宏指出,我国数字出版的产业链日趋完善,出版形态日益丰富,数字出版对各行业的内容支撑明显加强。

  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4.7亿手机用户,1.44亿网民,个人电子阅读终端已经超过1.5亿,四分之一的读者阅读数字出版产品,而且以每年30%的速度在上升,读者的数字阅读习惯为数字出版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如今,我国的电子图书已有30多万种,网络杂志用户规模4000万,用手机进行文字阅读的用户超过3000万。

  此外,在网络游戏软件出版方面,近年来,国内自主研发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网络游戏,有300多种产品上市,已占国内网游市场60%的份额,改变了国内网络游戏市场由国外产品占主导地位的局面,甚至一些民族网游产品已经打入欧美、亚洲市场。

  据了解,截至2006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约200亿元,其中,中国互联网期刊的收入达到5亿元;电子图书的收入达到1.5亿元;网络游戏收入达65.4亿元;网络广告收入达到49.8亿元;在线音乐收入达1.2亿元;手机出版(包括手机彩铃、手机游戏、手机动漫)收入达80亿元。

  数字化武装出版业

  “大力应用数字化等新技术,推进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努力打造主流媒体在多元传播格局中的强势地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在参观数博会时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出版企业研发数字出版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充分发挥出版单位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有条件的单位要率先数字化,加快用数字化武装出版业的步伐;同时,也要进一步探索在新技术条件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

  据介绍,虽然目前我国数字出版发展迅速,但是技术开发资金不足、缺乏普遍认同的商业模式,以及数字技术和管理人才奇缺等问题,已成为产业发展瓶颈。因此,如何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产业如何在经济上形成规模等成为业界关注的问题。

  对此,知识产权出版社社长董铁鹰表示,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增长,信息服务必将成为数字出版的主要形态之一。因此,将基础信息和检索系统结合起来,按照用户的要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开辟新的市场,将为出版商带来更大的收益。据了解,目前,知识产权出版社已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数字出版业务已经成为该社利润最高,收入最稳定的来源,并在国内最早实现按需出版合作。

  版权保护营造良好环境

  由于数字技术易复制、易传播的特点,因此,在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的同时,也必须提高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版权保护。据透露,在国内1400多个电子网站中,真正拥有版权的大概只有4.3%。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大量网站使用盗版内容。

  对此,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表示,盗版是数字出版产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版权保护,数字出版产业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应该形成合法授权,严格版权管理的数字出版模式,从作者到出版社、到运营商,到最后终端设备,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保证使用的都是正版。据了解,中文“在线反盗版”联盟成立两年来,在全国设立了4个维权中心,共受理案件200多起,有力地制止了盗版行为。

  据阎晓宏透露,2005年和2006年,国家版权局连续开展了打击网络侵权盗版的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年,国家版权局将继续会同公安部、信息产业部深入开展以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为重点的专项治理行动,依法打击各类网络侵权盗版活动,有效保护数字出版产业已取得的成果。

  同时,新闻出版总署正在进行“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该工程将重点突破DRM系统的体系结构、数字内容加密、身份识别、密钥管理、数字权利转移、数字版权描述、数字内容交易等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数字版权保护核心技术,扩大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的应用软件及应用领域。 本报记者刘超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数字化出版产业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