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生物质能产业有望打破发展瓶颈 上市公司将受益

生物质能产业有望打破发展瓶颈 上市公司将受益

2007-01-01 09:05: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柯炳生昨天表示,中国农业在耕地、
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三方面的潜力已经没有多少可挖,而且想大幅提高单产也很难。
这意味着中国农业至少面临三大发展瓶颈。不过,未来几年中国仍不会成为玉米净进
口国。柯炳生是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的“2007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作出上述
表示的。

  玉米是身兼粮食与饲料两大功用的粮食品种,近几年来它又被大量用于生产燃料
乙醇。由于燃料乙醇需求旺盛,去年10月以来,玉米价格飞涨。今年受面积增加的
刺激,玉米价格才回落。

  柯炳生认为,从耕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来看,中国农业已经没有太多
的潜力可挖。

  耕地方面,目前中国粮食产需缺口较大,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需要额外拿出我
们国家总作物面积的10%。耕地现在总量不断减少,质量下降,由于工业化的不断
发展,越来越多的农田被转为非农业用田。水方面,全国农业缺水大约3千亿立方米。

  柯炳生认为,中国发展农业生产的唯一希望就是提高单产。改革开放以来的前2
0年,中国粮食始终保持着比较高的增长幅度,但是近几年却停滞起来,玉米虽略有
增长,但是和1998年相近。

  另一方面,未来粮食需求会不断增加。因为首先人口总量不断增加,每年净增7
00多万亩,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城市消费量相当于农村消费的2倍还多一些
;其次,人均收入增高会拉动饲料的增长,另外,工业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包括淀粉
、燃烧酒精等。

  虽然中国玉米的产量难以大幅提高,但是柯炳生认为,中国在未来几年也不会成
为玉米净进口国。原因主要是国际市场的价格仍然较高,加之海运费大涨,导致现在
进口玉米的到岸价,已经高出了中国国内的玉米价。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可能大量出
口。柯炳生预测,中国玉米的价格很可能保持在较高的一个水平上。

  考虑到国内的情况,中国对玉米进口进行了一定的限制。根据WTO的协定,我
国对玉米进口实行配额管理,配额的数量是720万吨,关税是1%,配额外的关税
是5%。柯炳生预测,未来玉米最大进口量也就是720万吨,因为进口配额外的关
税太高了。

  “如果将来中国国内真的玉米很短缺了,玉米进出口政策可能会放宽。”

  目前,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接近50%。棉花对外依存度约35%。

更多生物质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生物质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