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农业部十年规划为水稻机械化定调

农业部十年规划为水稻机械化定调

2009-01-01 17:10: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经过5~10年的努力,我国水稻优势产区生产机械化水平将达到70%以上,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2020年全国基本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基础。这是农业部发布的《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十年发展规划(2006~2015年)》中明确提出的目标。农业部办公厅在印发这一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更特别强调,当前我国全面快速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时机已经成熟。

  呼声高涨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万公顷,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的30%,在粮食安全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水稻生长发育环境和技术措施复杂,耕作栽培制度细,生产环节多,用工量多,劳动强度大,农民种植水稻十分辛苦。改变水稻落后的生产方式,加快解决制约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的瓶颈问题,一直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以及建立农民增效、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需要。

  时机成熟

  近年来,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至2005年底,我国机动水稻插秧机保有量近8万台,稻麦联合收割机44万多台,分别比“九五”期末增长78%和87%,水稻生产机械化装备水平迅速提高;2005年,我国水稻工厂化育秧栽插面积28.8万公顷,机插秧、机直播、机抛秧等种植面积206万公顷,机收面积966.3万公顷,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了7.1%;机械化收获水平达到了33.5%。

  思路明确

  该《规划》提出2006~2015年我国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思路是:以水稻优势产区为重点,农机与农艺技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以育插秧和收获两个关键环节的机械化为着力点,带动耕整地、田间管理、烘干等环节机械化,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育插秧机械化在近期主要通过政府引导扶持,加强技术培训示范,完善技术体系,以点带面,稳步推进;收获机械化主要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下,通过市场拉动,创新服务模式,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借助跨区作业和区域内规模化服务等形式快速推进;烘干机械化主要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推进。

  分两步走

  该《规划》明确提出了如下发展目标:“十一五”要基本解决收获作业机械化。到2010年水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50%,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70%、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20%、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55%。“十二五”基本解决种植作业机械化。到2015年水稻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达到70%,其中耕整地机械化水平达到85%、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45%、收获机械化水平达到80%。

 《规划》还确定了我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技术路线,区域技术方向与区域目标。根据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品种体系、经济条件的差异,将我国水稻生产区域划分为南方一季稻区(又细分为长江中下游一季稻区和西南稻区)、南方双季稻区(又细分为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北方稻区等三大稻区五种类型。该《规划》要求,要针对各种区域类型逐步建立基本统一的技术模式,促使各个生产环节的机具类型逐步集中,分类指导和梯度推进。
 

更多水稻机械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水稻机械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