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发电成本成瓶颈 我国风电机组自主研发实现跨越

发电成本成瓶颈 我国风电机组自主研发实现跨越

2007-01-01 08:41: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首台最大功率自主风电机组在重庆下线

    ○首片自主研制大功率风电叶片在河北保定下线

    中国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依靠外国先进技术来发展大有可为的风电产业了,近日,该领域传出了两项跨越式的自主研发产品。

    重庆市人民政府本周通过政府网站宣布,国内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大功率的20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已在当地正式下线。记者获悉,这台机组本月内将被运往内蒙古辉腾锡勒风场吊装试运行,并正式并入国家电网。而此前,我国首片自主研制大功率风电叶片刚刚在河北保定下线。专家指出,这意味着国内风电设备制造的自主研发已取得显著进展。

    据介绍,重庆市的上述自主风电机组由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负责制造。当地有关人士表示,重庆市政府计划用4年时间投入700余万元,采用吸收消化和再创新的研究方法,以整机设计制造为主线,形成国内领先的风电机组系统设计和装备能力。预计到2010年,重庆风力发电装备的制造能力将达到年产100万千瓦,成为国内风电装备研发与生产的重要基地。

    去年公布的一份重庆风能资源评价报告表明,当地风能总储量2250万千瓦。目前,重庆已正式确定在武隆、巫山、巫溪、奉节等6个县上马8个风力发电风场项目,总装机容量45万千瓦,5年内投入使用后,重庆将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实施风力发电的城市。

    而就在重庆这台最大功率自主风电机组下线的几天前,一片长达38米、发电功率2兆瓦的风电叶片在河北省保定国家高新区下线,这是目前我国自主研制最大功率、长度最长的风电叶片。

    据新华社报道,该叶片由华翼风电叶片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后者是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保定国家新能源设备产业基地、中国风能协会等共同发起成立的风电叶片专业化研发机构。成立两年多来,其致力于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叶片研发体系,成为国内首个风电叶片自主研发机构,填补了我国风电行业没有叶片自主研发机构的空白。

    长期以来,风电设备制造技术一直是中国风电产业发展的一大“软肋”。此前,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秘书长孟宪淦曾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直言不讳地指出,尽管国内风电市场已有很大起色,前景也非常看好,但风电制造业整体水平的落后仍是一大隐忧。

    他表示,中国风电制造业还相当依赖国外的技术,尤其是一些核心设备只能依靠进口。换言之,中国风电制造水平还比较薄弱,其后果就是风力发电成本相对偏高,而这又是阻碍风电市场发展的一大瓶颈。

    不过,本月以来两大国产风电核心设备的相继下线,在业内人士看来无疑标志着国内风电自主研发水平已有了一次跨越式的发展,从国内风电技术进步的角度看意义重大。

更多风电机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风电机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