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草甘膦对水稻的危害及补救措施

草甘膦对水稻的危害及补救措施

2010-01-01 10:50: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近些年来,稻田发生草甘膦除草剂药害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药害有些是由于错用草甘膦造成的,有的是用盛装过草甘膦的农药瓶(桶)装其他农药,有的是因用刚喷了草甘膦的喷雾器在稻田中施用其他农药,还有的是使用草甘膦因飘移造成药害,其药害已成为影响水稻高产稳产的因素之一,不可小视。

  草甘膦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不能用于水稻田。在正常除草浓度1000ppm时,可使水稻植株失绿,提早枯死。而在较低浓度300ppm时,水稻并不表现褪色枯秆现象,而是引起稻株一系列变态反应。一是引起水稻抽穗严重受阻,出现不抽穗、畸形穗。有的虽可正常抽穗,但稻谷不结实,多为空秕粒。有的出现同位、低位多穗现象。二是植株分蘖增多,出现高节位分蘖和高节位根系现象。三是出现剑叶变短缩小,往往比正常植株短1/3~2/3,有的剑叶长度不足5厘米。受害植株在生长后期叶色深绿,很少有落黄现象。农技部门曾对杂交水稻草甘膦低浓度药害症状进行观察,发现分蘖期受害,药后4~5天植株出现矮化,稻叶发黄,稻基部茎节开始腐烂,心叶凋萎,纵卷呈鞭状,形成假枯心。约7天后开始分蘖,分蘖多,植株浓绿,呈簇状,受害水稻基部节上出现气生根。幼穗分化期受害,主茎生长受到抑制,植株变矮,节间变短,节上也出现气生根,分蘖增多,形成多头病状。孕穗期受害,稻株往往不能抽穗,穗轴茎部呈淡褐色至褐色,组织坏死,但稻叶正常,不枯死。笔者曾对单季晚稻误用低浓度草甘膦造成药害的现象进行过观察,发现分蘖期在晴天喷药后的当天下午叶片退绿,第二天心叶卷束呈青枯状,到夜间心叶恢复展开,第三天心叶重新卷束成假枯心,到第四天心叶发黄呈枯心死,植株矮化。经一周后植株分蘖增多,浓绿呈簇状,根部生长良好。再经10天后稻茎节间出现气生根,茎顶部出现幼穗分化。

  草甘膦在水稻生产上药害增多,尤其是对草甘膦要做好小包装和贴标签工作,提倡用制备便于鉴别的专用除草剂药瓶存放草甘膦。农户购买草甘膦要求一次用完,用药后彻底清洗喷雾器,大风天最好不用,防止飘移危害。稻田发生草甘膦药害,必须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一般在分蘖盛期、幼穗分化初期受药害后补救效果较好,到孕穗期尤其是在孕穗后期受药害,补救效果不佳。补救措施:一是用泥水浇洗。因草甘膦遇泥土后即很快失去活性,可将稻田水搅成泥浆,用泥水淋洗稻株,减轻药害。二是大水洗苗。地势较低的稻田,错用草甘膦后可立即灌入大水漫过稻株顶尖,反复排灌几次,用浑水灌洗更好,此法能基本避免损失。三是喷施九二O(赤霉素),促进幼穗生长发育。可每亩用九二O粉剂1克,先加少量酒精溶解,再加水50~60公斤喷雾。喷施九二O时,可以在药液中每亩加入磷酸二氢钾100~120克或叶面宝1支(5毫升),7天后每亩大田追施尿素5~7.5公斤,以促进水稻的灾后转化。补救效果与水稻生育期关系密切,生育期早、补救及时效果好,反之则差。几点建议:导致水稻低浓度草甘膦药害的主要原因是农户用井冈霉素和杀虫双等农药空瓶到农药销售单位零买草甘膦,由于没有标签,使用时当作井冈霉素或杀虫双治虫防病,每亩用药多为100~200毫升,在水稻幼穗分化至孕穗期喷施,从而使草甘膦对水稻生殖生长造成损害,常常导致水稻颗粒无收。为此一是呼吁农药生产厂家要根据农药登记要求,严格做好商标管理,对草甘膦要做好小包装和贴标签工作,提倡制备便于鉴别的专用除草剂药瓶存放;二是农药销售部门不可对草甘膦大包装进货,拆零供应,以免导致农户错用;三是农户不要家庭储藏草甘膦,根据需要量购买草甘膦,一次用完,用药后要彻底清洗喷雾器。

 
 

更多草甘膦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草甘膦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