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全球模具机械制造发展解析

全球模具机械制造发展解析

2010-01-02 09:09: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德国可说是欧洲最早从事模具生产国家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制造工业发展迅速,使其模具制造技巧日益精良,精密度更受到全球使用者的肯定,并在全世界享有盛名,是全球最重要模具供应国之一。依据德国机械工厂制造协会(VDMA)资料显示其模具厂商数约5000家左右,其中属于VDMA会员模具企业有90家,这90家模具企业的产值就占德国模具产值的90%,但该国模具产业结构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厂商员工人数在20人以下占八成,员工人数20100人约19%,员工人数100人以上仅占1%。依据ISTMA所公布的的资料,德国模具销售值约占欧洲七个主要模具生产国总销售值五成,比排名第二意大利的22亿欧元高出甚多,可见德国模具业在欧洲、甚至在全球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进出口国方面,德国进口模具主要供应来源为瑞士及欧盟国家,如意大利、瑞士、捷克、法国及奥地利等国,其中意大利约占总进口值之五分之一,排名第一,亦同时为橡塑胶用射出及压缩模与金属射出及压缩模最大供应国,瑞士进口占有率居次,为压、冲、撞打工具最大供应国。

    德国主要出口地区仍以欧洲各国为主,瑞士自1997年起,即是德国主要出口国,但随下游产品制造据点逐渐移往东欧国家包括捷克、波兰、匈牙利等国,使得近年来出口至捷克的比例大幅成长,这也突显全球制造业位移至新兴工业国家的趋势。中国大陆近年来成为德国第三大出口国,占总出口百分比8.0%左右,至于出口到其他亚洲市场(如日本、南韩及台湾)的金额比重则是微乎其微。

    目前德国仍位居欧洲模具市场的霸主,在全球的模具市场亦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然而近年来受到中国大陆及东欧(如捷克、匈牙利)地区等新兴制造基地新掘起之影响,面临的处境类似另一

    模具大国-日本,原本坚若磐石的模具工业有松动的现象,与德国模具业者逐步移往国外设厂有关。

    1945年抗日战争刚结束,日本模具工业并没被人们当作产业存在,随着贸易自由化和进口量的增大,该国模具企业陷入了十分困难的境地,日本政府开始认识到模具是决定日本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产品,需要优惠政策扶持,由此着手制定和执行《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简称“机振法”),从1956年颁布,于1961年和1966年分别延长了5年,并在1971年和1979年统一了相关法规之后,正式于1985年失效。“机振法”中的《模具制造合理化基本计划》提出一个操作流程,即对照合理化基本计算模式,由模具企业向通产省物资别原科提出设备现代化计划,经审查后获得日本开发银行的特别融资。据统计,实施“机振法”开始5年,294个公司以6.5%特别利息获得了约112亿日元资金。直接效果是,模具企业生产设备的数量显着上升,如1958年日本模具企业共1164家,平均每个公司的生产设备为14.9台,而到1964年这一数值增为23.6台。间接效果是,获得融资认可的流程本身就与模具企业经营体制改变、财务方面能力的强大相关联。以“机振法”的实施为契机,日本模具工业会于1957年成立,并通过该协会展开各种各样的信息收集活动,模具企业得以广泛接触国内外信息,成效十分明显。总之,日本政府并不是一味局限于单方面出台措施,而是更侧重于引导企业,促进其增强核心竞争力。鉴于此,日本模具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据国际模具协会1994年统计,1993年日本模具产值占到该年度世界模具总体产值的43.4%。

    1985年“广场协议”以后,日元升值给日本经济带来了很大冲击。日本制造业开始向东南亚各国进行产业转移以求降低成本,特别是1993年-1995年的第4次日元升值以后,日本中小模具企业因订单减少、模具价格下压等问题,深陷经营危机。从1991年到2005年,苦于日本国内巿场需求减少以及中小企业经营者后继无人等原因,日本模具生产厂家及模具就业人数在15年间分别减少了28%和13%,模具产值也自1997年起呈现下滑,衰退率达11%。如1998年日本模具产值攀上18,700亿日元的高峰之后,2006年则降为4100亿日元。从模具产业的毛利率也可以断定,日本中小模具企业无疑受到了产业空心化和产业集群瓦解的强大打击。

    随着日本大型制造企业如三菱、夏普、本田、丰田等向海外的产业大转移,日本模具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向海外巿场扩张,采用在国外设置模具企业;或和当地企业合资;或发单给自己熟悉的模具企业等方式。结果,在一般普及型模具技术领域,出现了机械加工技术取代模具技能的趋势。因此,中国、韩国的模具凭借价格优势加大了对日本的出口,在中低档技术含量的模具巿场上更已成为日本中小模具企业的主要竞争对手。同时,伴随着日本模具出口的增加,日本模具企业在东南亚各国设立维修点、向产业转移地的模具企业提供模具图纸以实现模具配套本地化的过程中,也造成了模具技术的流失乃至部分模具巿场的丧失。

    也正因为此,日本模具企业不得不致力于高档模具的生产和技术升级,以避开价格竞争。也即,以小而精、小而专的技术积累作为竞争力的源泉,促使中小模具企业不断创新,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其特点是柔性对应性和专业相结合,以熟练工人为主体,对先进的设备加工技术和传统加工工艺进行整合,采用多品种、少批量生产方式来提高竞争力。

    葡萄牙模具工业发展始于1943年,在注塑模具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至1980年,葡模具产品已远销50多个国家,当时仅马立尼亚·格兰特市市就有54家模具企业,从业人数达2000人。

    目前葡模具业共有企业300家,以中小企业为主,大部分集中在马立尼亚·格兰特和奥利维拉·德·阿泽麦伊斯两市,总从业人口7500人。其中马立尼亚·格兰特市有模具企业190家(占全国模具企业的63%),从业人员5000人,奥利维拉·德·阿泽麦伊斯市有模具企业86家(占全国模具企业的29%),从业人数1600人。

    意大利塑料橡胶加工机械和模具制造行业是意大利机械制造联盟十个专用机械制造行业之一,拥有500余项欧洲专利,专业化程度高,技术领先,产品多样。其产值占到机械制造联盟十个行业总产值的16.5%、国内市场消费额占20%、出口、进口分别占13.8%、15%、贸易余额占13.4%。

    根据意大利塑料橡胶加工机械和模具制造行业协会(ASSOCOMAPLAST)数据显示,2006年意大利塑料橡胶加工机械和模具制造业实现产值38亿欧元,国内市场消费额21.71亿欧元,出口22.68亿欧元,进口5.89亿欧元。2006年实现贸易顺差16.79亿欧元。

更多模具机械制造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模具机械制造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模具机械制造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