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分析国内电子仪器仪表行业的新机遇

分析国内电子仪器仪表行业的新机遇

2010-01-02 11:24: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2011年仪器仪表即将迎来“十二五”,发展绿色、新能源能新兴产业,重视生态环保是主流趋势。电子仪器仪表行业作为创新的源泉,在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仪器仪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我国的仪器仪表行业在高端仪器上远远滞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对重视仪器仪表产业,必将大力支持科学仪器产业自主创新,分析国内仪器仪表行业即将在“十二五”中迎来哪些机遇?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优先发展科学仪器自主创新

    自主研发往往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目前我过用于科研的仪器设备严重依赖进口,近年来,我国每年上万亿元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投资中60%的科研仪器依赖于进口,每年将投入25%资金用于购买科学仪器,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跨国仪器公司竞相争夺的“肥肉”。

    科学仪器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战略性产业,而涉及重大科技前沿、国防等敏感领域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其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这也决定了科学仪器设备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将科学仪器自主创新摆在突出的位置朝前部署,对增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引领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引领和支撑科技发展的科学仪器设备自主创新摆在优先发展位置。

    第一,前沿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将依据我国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战略部署,研发若干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学仪器设备,有效支撑我国开展世界一流科学研究、有特色科学研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二,高端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将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一批我国需求量大、严重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的科学仪器设备,攻克若干科学仪器设备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带动重要领域科学仪器设备整体水平提升,打破国外垄断。

    第三,常规通用科学仪器设备。将强化科技部门统筹作用,从现有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或自由资金开发的科学仪器设备中择优,采取应用示范、实施后补助等方式,以使国产优质科学仪器设备得到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壮大我国科学仪器设备产业。 

    “十二五”锁定新兴产业,环保信息产业前景广阔

    环保产业成为“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内容。在节能环保产业方面,我国将重点开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面,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都将成为“关键词”。

    十二五期间,中国质检将实现八个创新突破

    在即将过去的“十一五”期间,中国质检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收效显著。2006年到2010年,中国质检系统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2000多项。其中,铯原子喷泉钟基准、量子化霍尔电阻基准等成果,使中国时间频率计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精确度相当于1500万年不差一秒;电阻计量领域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计量科技:建立新能源、新材料与纳米、环境、医疗、生物安全与食品安全等国家急需的计量基标准和溯源体系。

    标准化科技: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制。

    认证认可科技:大力开展碳排放和碳减排、新能源的认证认可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进出口商品检验科技:重点加强对进出口机电产品、轻纺消费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综合管理技术的研究。

    出入境检疫科技:研究突破风险评估、疫情监测、检测鉴定、应急预警、检疫处理等环节核心技术,研发专用装备,加快口岸检疫核心能力建设,构建功能齐全、科学有效、达到WHO规范要求的口岸安全科技支撑体系。

    食品安全科技:重点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风险分析、风险预警、风险管理、干预和快速处置食品安全事件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质量检测和质量管理科技:重点开展产品质量控制与可靠性、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质量信用监管与评价等技术研究与应用,在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监管科技上,也要实现创新突破。

    此外,我国还将发展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得到重点支持,我国将着力突破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子控制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