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数字出版时代逼近

数字出版时代逼近

2008-01-01 15:10:00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2007年的数字出版行业可谓风生水起,出版行业推进数字出版的积极性高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2008年文化蓝皮书”指出,我国数字出版潜在市场巨大。未来五年,将有超过30%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阅读电子书和数字报,由图书馆等机构用户采购的电子书、数字报的销售规模将达到10亿元,由网民和手机用户带动的电子书、数字报内容销售及广告收入将达到50亿元。

    数字出版蕴含巨大潜在市场

    虽然以纸质媒介为代表的传统图书仍在当今的出版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向各个领域不断延伸,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发展,数字出版理念逐渐深入,技术不断完善,形态日益丰富,受众迅速增加,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并日益成为我国出版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

    据IDPF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全年电子图书渠道销售额达到3180万美元,约合2.2亿人民币,同比2006年增长23.6%。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产业规模也不断扩大,数字出版整体规模从2000年的15.9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6年的200亿元人民币,到了2007年,其市场整体规模更飙升至300亿元人民币。

    2008年,随着网络及手机普及率的持续提升及3G的到来,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发展被业内普遍看好。更有预测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网络出版的销售额将占到出版产业的50%;2030年,90%的图书都将出版网络版本。可以说,数字出版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朝阳产业。

    信息化冲击传统纸媒出版业

    数字出版形态不断创新,在电子书的基础上形成对其他领域的扩张,包括从电子书到数字报纸,从电脑阅读到手机阅读,未来将在手机上形成随身“书报亭”,通过这个随身的书报亭来管理杂志、图书,给读者一个有冲击力的阅读体验。

    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数字出版所表现出的强劲发展势头和巨大产业潜力不容忽视。相对的,传统出版业也由此面临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挑战。传统出版业如何依靠数字化信息和数据占领未来市场、谋求新盈利和发展模式,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重大问题。

    一方面,图书出版单位总体规模相对较小,而在未来的竞争中,经济实力将决定企业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互联网发展赋予了“内容为王”概念以新的含义,但几乎所有的图书出版社在图书资源数字化整合集成过程中,扮演的只是电子图书出版资源提供者。全国电子图书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掌握在少数几家非传统出版单位的电子图书出版商手中。这一点也使得传统图书出版社在未来的市场控制力上的弱势。同时,在数字平台上,传统的出版企业也已经失去占据网络平台品牌的先机。

    数字出版发展尚存三大难题

    我国数字出版市场虽已取得巨大的进步,但中国整体的数字出版产业还受到现有的技术条件、阅读习惯和版权等问题的制约。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版权问题。数字出版领域的版权纠纷由来已久,且呈愈演愈烈的趋势。2007年“七位知名作家状告书生”和“400位学者状告超星盗版”一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数字版权问题也成为业界的焦点话题。随着数字出版市场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在数字版权以及互联网版权方面的权益。如何妥善处理这个问题成为数字出版行业良性发展的关键点。

    另外,由于数字出版物需要通过网络下载和电子阅读器才能够进行阅读,容易导致阅读疲劳,也缺少纸质载体本身给人们带来的审美愉悦。

    与此同时,制作电子出版物的技术到目前也没有完全定型,因此电子出版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文本格式,数字出版机构难于开发通用格式的数字图书,这也让消费者无所适从。

    专家指出,数字出版的发展有待于从内容到技术提供商,再到消费者的整个产业链的共同努力,其出路在于不断适应读者的新需求。

更多数字出版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数字出版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