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新增平板玻璃生产线34条,新增产能1.3亿重量箱,全国平板玻璃产能已达8.9亿重量箱。
2010年平板玻璃产量6.3亿重量箱,产能利用率已降至70%左右。目前各地尚有在建、拟建生产线30余条,待释放产能高达1亿重量箱。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5年,平板玻璃行业除了要进行深度兼并重组提高产能集中度,玻璃深加工也将成为未来行业热点。
2009年,平板玻璃被国务院列入六大产能过剩行业。但是两年下来,产能过剩的势头并没有得到很好地遏制。
中国建筑(601668,股吧)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认为,平板玻璃的增长速度,已明显超过了房地产的增速。特别自去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房地产对玻璃市场需求的拉动作用有所降低。当前市场已出现明显“供大于求”的趋向。
今年1~3月份,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重点监测浮法玻璃企业,产量同比增长21.95%,产销率93.22%,浮法玻璃平均销售价格由去年11月份最高的90.45元/重箱降至今年3月份的76.98元/重箱。
目前尚有40余条在建和拟建项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认为,这些生产线若全部建成投产,产能将严重过剩。
对此,南玻A(000012.SZ)证券事务代表周红表示,2008年,整个行业陷入亏损,全国停掉了40多条生产线,但是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从2009年下半年,行业开始恢复,原先停产的生产线开始逐渐恢复。“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玻璃价格的上涨,行业利润也大幅增长,目前行业平均毛利率可以达到30%以上。”
“利润比较高,是行业产能扩张的根本原因。”周红说,这也是调控“失灵”的重要因素。
对于产能没有得到遏制的原因,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解释称,由于一些企业受到眼前利益的诱惑,没有按照行业经济的运行规律,客观地分析、预测未来市场,产生“建线冲动”;同时平板玻璃项目多年来,一直执行“备案制”,一些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和吸引投资,没有按照“文件”精神严格落实,在总量上造成“失控”。
深度兼并重组
除了遏制产能过快增长,工信部还要求行业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提高深加工比例。
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平板玻璃行业前10家大企业集团集中度为57%左右。
周红表示,目前发达国家的平板玻璃行业产能集中度非常高。国金证券(600109,股吧)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前五位大的玻璃集团总产能仅占全国的30%左右,而国际上前四位跨国玻璃集团就拥有全世界(不包括中国)65%以上的产能。
鉴于此,工信部要求,“十二五”期间,通过兼并重组,逐步将玻璃深加工率提升到45%以上,行业前10家企业平板玻璃产能占总产能的比重提升到75%以上。
兼并重组的目的是希望有实力的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产品开发中。广发证券(000776,股吧)分析师王飞认为,从行业运行趋势来看,玻璃深加工将继续成为未来发展的热点。
深加工玻璃主要指玻璃二次制品,它是利用一次成型的平板玻璃为基本原料,根据使用要求,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玻璃产品,主要品种包括钢化玻璃、夹层玻璃、中空玻璃和镀膜玻璃等等。
截至2009年底国内玻璃深加工比率仅36%,而工业发达国家深加工玻璃的年产量占60%以上。
工信部在此次文件中提出,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开发生产市场急需的屏显基板玻璃、光伏玻璃、中空玻璃、夹层玻璃、高硼硅玻璃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高端产品。
更多平板玻璃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平板玻璃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