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我国农机工业未来发展目标解析

我国农机工业未来发展目标解析

2011-01-01 09:14:12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农机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直接为“三农”提供生产工具和技术装备的产业。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并要求为了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要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

    农业机械是实现农业机械化最基本的物质保证,是现代农业的支撑。农业机械是发展农业生产,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备的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资源充分与有效利用、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改变农民增收方式和推动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农机制造大国,但是与农机强国相比我国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开发创新能力差,产品技术水平低,农机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近几年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机械产品结构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适应性越来越突出。中小型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造成恶性竞争,而很多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高的大中型产品,不能生产或没有形成生产能力,还不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主要靠国外进口。品种结构不能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需要。

    未来五年,我国农机工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加快农机工业的调整和振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农机制造业的振兴,制定并实施《规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规划》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目标。一是产业规模的目标,即到2015年,农机工业总值达到4000亿元,出口贸易额达120亿美元,占全行业销售额的20%。

    二是创新能力目标。建成协调有效的农机工业自主创新平台,在大型农业动力和作业装备领域实现重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大突破,推进新产品开发。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开发的新产品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

    三是产业能力目标。广泛采用现代制造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初步形成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形成5家年销售收入在15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供的产品能够基本满足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成为世界农业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规划》提出今后五年,农机工业要重点抓住六个方面的任务,实现确保农机工业稳定增长,突破核心技术,带动产业发展。主要是从“调结构、促创新、上水平”的主线出发,根据行业特点,提出产业振兴的基本路径。

    一是要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增强农机工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突出“四个围绕”,提高农机工业创新能力。即:围绕大马力拖拉机、多功能收割机等重大产品开发,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围绕发动机、传动、电控、液压等核心部件研发,增强农机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能力;围绕科研手段和条件的改善,提升农机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试验试制能力;围绕科研机制创新,支持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依托农机生产企业和科研院所,抓紧建设拖拉机、多功能收割机和农机具等国家级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加快急需的关键性农机产品和技术研发,集中力量攻克困扰产业发展的工艺材料、基础部件、关键作业装置等技术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农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和经营体系的需要,提高农机具的适用性。加强农机工程学科建设,加快动力机械、配套机具研发制造人才的引进,增加技术储备,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和团队。

    二是要抓住当前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有利时机,推动农机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形成布局合理、产业集中度较高的发展新格局;建立健全农机行业准入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企业战略重组,鼓励农机企业集团化发展,形成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要突破重点产品核心技术瓶颈,优先发展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50~70马力节能环保型水田拖拉机、多功能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甘蔗收获机、棉花收获机、大中型动力机械配套农机具、保护性耕作机具、适合丘陵山区使用的小型机械等,实现产品结构的调整。

    三是提升农机工业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通过加大对农机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改善企业研发和生产条件,提高农机制造工艺及工装水平。

    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深化农机制造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五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六是建立健全农机制造企业品牌营销网络、专业农机流通企业销售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农机市场体系。

    《规划》提出了现代高效大马力拖拉机、节能环保型中小型拖拉机、通用高效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水稻种植与收获机械、玉米联合收获机、大型自走式青饲收获机、自走式采棉机、大型喷灌设备等重点产品及关键零部件,以及大马力拖拉机配套农机具、牧草收获与压捆机械、精量低污染施药机械、甘蔗收获机械、农业航空作业装备等16个重点建设项目。

    这16个重点项目的选择坚持五条原则:一是对农机工业稳定发展和结构调整具有重大意义,完全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和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很难完成,需要国家重点支持;二是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国内外潜在市场需求旺盛,具有市场前瞻性和技术先进性;三是项目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显著的作用;四是项目前期条件成熟,可开工建设,并能切实起到带动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作用;五是项目对于实现农机自动化、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具有引领作用。

更多农机工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农机工业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农机工业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