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我国装备工业急需面临转型升级

我国装备工业急需面临转型升级

2011-01-01 09:09:47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汽车、摩托车、大中型拖拉机、内燃机……如今,这些产品的产量,中国已稳居世界首位;中国机械工业的总体产业规模也已超过美、日、德,居世界各国之首。中国装备工业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与世界同类企业的差距在不断缩小。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越来越显得名副其实。

核心技术缺位 外商垄断严重

不少企业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虑长远,热衷于“拿来主义”和“逆向发展”。

更令人无法释怀的是,在高端装备市场的话语权上,在技术创新能力的较量中,在产业标准的影响力上,在“绿色”发展理念领域,在国际化的营销经验方面,在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等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诸多关键领域,中国装备工业大企业与世界同行中的先进企业间的差距要远远大于在产销规模方面的差距。

基础发展的严重滞后,也制约了我国高端装备的发展。“我们不少企业急功近利,只顾眼前,不虑长远,热衷于‘拿来主义’和‘逆向发展’,不愿意在基础领域和核心技术上下笨功夫,只能眼睁睁看着外商依靠技术垄断(如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挖掘机液压系统)获取暴利。”蔡惟慈说。

事实上,装备工业的一些龙头企业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些问题。“我们每年把销售收入的5%-7%投入研发,研发人员超过5000人。现在,我们的创新能力在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都可以说是领先的。”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说。

从装备大国到装备强国,中国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转型升级任重道远。“今后我们既要主攻高端,发展高技术产品,追求产品的高质量;又要夯实基础,尽快解决加工母机、测控系统、关键零部件、优质材料等发展高端装备的几个基础性瓶颈。”。

创新能力薄弱 进口依赖性强

2010年进口额高达15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再度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中国装备工业这些年发展很快,成绩有目共睹,但现在的行业形势是喜中有忧。”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蔡惟慈说。所谓“喜”,一是行业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发展,且利润的增长快于工业总产值;二是我国机械产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比重不断提高,2010年已达85%左右;三是行业生产条件大为改观,行业的产品结构、资本结构、地区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结构调整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忧”。蔡惟慈说,我国装备工业创新能力薄弱,难以支撑高新装备发展。以机床行业为例,我国虽已成为机床工具产品的消费额、进口额和工业总产值的三个世界第一,但由于创新能力薄弱,高端产品仍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2008年以来,机械工业出口贸易顺差不断缩小,从2008年的476亿美元减少到2010年的仅仅31亿美元;今年前四个月,更是转为逆差47亿美元。”蔡惟慈认为,虽然我们不必追求太多的顺差,但顺差转为逆差,说明我们的企业和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依然有待提高。

从企业规模看,迄今为止,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仍没有一家进入世界500强;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两年居全球第一位,但在2010年全球500强的21家汽车制造企业中,虽然已有中国四家企业(东风、上汽、一汽和长安),但它们的排位仍比较靠后,没有一家进入全球车企前10名。


在国际化的营销经验方面,在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等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诸多关键领域,中国装备工业大企业与世界同行中的先进企业间的差距要远远大于在产销规模方面的差距。

更多锻压装备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锻压装备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