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再生塑料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再生塑料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2011-01-01 16:02:2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在7月28日于深圳举办的“低碳-再生塑料的绿色新机遇”论坛上,Intertek天详集团消费品全球低碳业务总监ChristopheLiebon详细分析了来自市场的再生塑料发展的主要动力。他指出,塑料消耗量不断增长,截至到2020年将增加到3亿吨,与此同时,市场对塑料循环利用的呼声也不断提高。首先,消费者在环境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强、越来越意识到再生材料对环境的友好影响,而不少领先企业已开始在产品标签上标注其碳足迹,引导消费者购买,2009年美国PET回收利用率达28%,欧盟对塑料包装的回收利用后利用率超过50%。从政策层面上,许多地区出台了相关法规。

    此外,从材料本身而言,再生塑料比原生塑料有更高的环境优势,以聚酯为例,生产再生聚酯所需能源不足原生的2/3,并减少了2/3的二氧化硫和50%的二氧化氮,用水量减少10倍,碳排放量减少2.5倍,同时避免了对原生塑料进行垃圾填埋。

    目前,再生塑料已在纺织、汽车、食品及饮料包装、消费类电子等方面得到应用。一些企业也主动提出了对再生塑料的应用诉求,如雷诺公司表示到2015年要求所有汽车中回收塑料使用量达到20%,通用汽车要求使用的塑料中再生比例达5~10%,丰田60%的汽车内饰部件用再生材料。可口可乐倡导至少25%的PET来自回收或可再生材料,美国食品和饮料制造商协会表示,2005~2010年5年间,再生塑料的使用已经达到49%。

    从消费者、企业、政策等各层面上,对再生塑料的需求都在不断增强,其全面发展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破茧成蝶的突破。然而,如果说,以上这些层面是比较宏观的,那其发展过程中仍有许多细节上障碍需要一一清理,如产业链各环节的监管、价格等。

    据国内知名汽车品牌长城汽车材料部副部长杨洁表示,目前,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对回料或再生塑料的使用还是比较谨慎的。截至到目前,还没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其技术标准或技术协议等文件中,明确规定对塑料的回料或再生塑料的使用要求,行业交流中也刻意避免此类话题。

    他分析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传统观念上普遍认为回料或再生塑料已丧失原有力学性能,且气味大,只能作为废品或降级处理;二是缺乏基础数据,主要是缺少添加再生塑料前后塑料粒子的基础数据,汽车企业和零部件加工商没有专门对其研究;三是再生质量稳定性较差,由于再生料来源多元,质量参差不齐,性能稳定性差,批次之间性能差别较大;四是缺乏技术规范,国内自主品牌企业还没有建立相关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无法判定再生料是否满足最终产品性能要求。

    不过,他指出,基于成本压力或投机钻营的目的,一些零部件供应商也存在使用再生料的现象。事实上,汽车企业很难判定产品中是否混有回收料,但可以通过制定原料供应商,加强监管来改善。

    此外,价格也是阻碍再生塑料发展的重要因素,国际休闲运动品牌彪马指出,价格是目前他们采用再生塑料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再生料的价格比原生料价格高出30~50%。此外,再生料色彩局限性大,多为深色,而且再生料下单量要求更大。

    由此可见,尽管再生塑料的市场大环境日渐趋好,但其实际发展进程中,仍有许多问题需要一一解决,方能迎来再生塑料行业发展的春天。

    塑料可以循环再利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塑料是一种典型的环保材料,但是,由于消费观念、监管体系,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市场对再生塑料目前仍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尽管如此,随着今后各方面制约因素的解除,不难发现,再生塑料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更多再生塑料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再生塑料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