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能源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资源无限、清洁安全,核聚变能被认为是人类未来最理想的新能源。
我国面临的一个急迫任务,就是进一步加大向ITER组织的人才输送。据统计,截至2010年11月,我国向ITER国际组织输送工作人员21人,其中管理岗位4人,技术岗位17人,仅占该组织职员总数的5%,与中国所承担的建设经费的比例——10%不相称。英语水平、国际合作能力成为国内工程技术人员进入ITER组织的两大障碍。派不出人,人才队伍已经是捉襟见肘,国内已有的磁约束聚变研究工程技术人才数量相当有限,目前还得先保证国内研究任务的需要。
目前我国核聚变研究人才十分短缺,急需构建科学合理的磁约束聚变人才培养体系,聚变能研发是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国内优势资源和力量,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协同创新。了解更多(2011-2015年核聚变能市场现状趋势战略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更多核聚变能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核聚变能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