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医院的“摇钱树”心脏支架 一台手术可创收10万元

医院的“摇钱树”心脏支架 一台手术可创收10万元

2013-01-01 09:54:45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据中国报告大厅了解:不用安装心脏支架的患者,被医生建议甚至要求安装心脏支架。类似的现象在国内层出不穷。这样过度医疗的背后,是包括心脏支架在内的医疗耗材暴利的事实,不少心脏支架安装手术背后,都有医生高回扣、医院高利润的身影。

  “早晨起床后我感到胸闷去医院检查,医生让留院观察,并建议我安装心脏支架,如果私自出院后果自负。”来自江苏省的王女士在叙述自己的经历时仍心有余悸,“我的心脏一直以来没有问题,除了高血压外身体也算健康,现在突然要装支架让我很难接受。”

  考虑再三后,63岁的王女士在儿子的陪伴下来到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咨询:“这次的治疗方案完全不同,医生告诉我没必要做支架,药物治疗就可以控制。”

  同样的病两家医院给出的治疗方案却完全不同,这仅是业务水平上的差异造成的吗?

  “在利益的驱使下过度医疗成了常态,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跟这也有关。很多人去医院看病的第一反应就是找熟人。”从事医务工作近30年的李璐非常清楚其中的潜规则。

  “无论是医院方面的负责人还是医生,都更愿意患者装支架。患者甚至成了医院和医生的‘摇钱树’。”李璐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有很多人问我要不要做心脏支架,其实很难说。要根据具体病情分析,我一般会建议他们多去几家医院咨询后再决定治疗方案。”

  但很多人在咨询更多医院尤其是大医院后,得出的结论是,不用装心脏支架。

  有消息称,国产心脏支架出厂价一般为3000元,卖到医院价格涨到1.2万元;进口心脏支架的到岸价是6000元,用在病人身上价格就上涨到近2万元,利润堪比毒品。而这一点,记者也从业内人士那里得到了证实。

  专业人士告诉记者:“心脏支架的溢价体现在流通环节。一个心脏支架从生产企业生产出来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独家代理商、省级经销商或是地市的次区域各级经销商、医院等多个环节。环节越多价格越高。”

  医用耗材(心脏支架属于高值医用耗材)代理商王磊对于流通环节的溢价十分清楚:“每一个流通环节都有两成左右的加价,再加上配送费、开票费、医生回扣和医院的返点,医用耗材的溢价通常是5倍,心脏支架的溢价程度最高峰能达到出厂价的8至9倍。”

  医院的“摇钱树”

  一台手术可创收10万元

  据中国医疗外科植入专业委员会统计,2000年我国心脏介入手术的数量是2万例,到2011年达到了40.8万例,增长近20倍。医院在这一点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目前国内安装心脏支架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手术本身的风险不高,如果患者恢复得好,两天就可以出院,这样的病人是很受医院欢迎的。”李璐解释说,“医院的床位很紧张,有的病治疗费用很低,但需要长期留院观察,相比之下医院更愿意接收费用高、周期短的病人。”

  而心脏支架手术的利润高、风险较小并且周期较短,恰恰满足了医院的需求。

  “医院需要创收,病人装一个心脏支架通常需要花费2万元至3万元。有时一个手术需要使用两三个支架,而且除了支架外,手术还需要其他的耗材,加上住院费和后期的药物治疗费用,这样一台心脏支架手术给医院带来的收入可达10万元。”李璐说。

  “耗材进入医院后通常加价比例在10%至15%,有的医院的加价比例甚至超过15%。”王磊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平均按照一台手术安装3个心脏支架算,这样一台手术给医院带来的利润就有2万元。”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玲表示,全世界的医院基本都是赔钱的,在美国办得好的营利性民营医院,税后平均回报率也就在3%。目前中国公立医院的暴利局面,其实就是在吃产业链,是非正常状态。

  回扣的重灾区

  一个支架医生提成两千

  2013年,葛兰素史克行贿事件在医药行业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震”,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等问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医药律师张文生告诉记者:“2013年药品回扣问题遭到了打击,医院和医生都紧绷着神经,我身边有的代理商将工作重心转向医用耗材,其实操作方法和药品大同小异。”

  “无论在哪个国家,医生都是高收入人群。但在我国医生的高收入是依靠药品、耗材的回扣。”医药代理商杨猛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这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别人收钱你不收就会被当做异类、被人排挤。”

  “这反映出行业可能存在潜规则,一些医生建议患者装心脏支架,就是因为其能从中获取灰色收入。而这部分收入会由代理商或是医药代表私下与医生约定。”郭凡礼说。

  杨猛表示:“医生做一个心脏支架手术至少有10%至15%的回扣。保守估计,一个心脏支架给医生的提成在2000元左右。据我所知医用耗材的利润比药品还高。”

  “除了给医生的费用外,医用耗材进入医院需要打通各个关节,从领导到科室主任甚至连护士都要疏通。”杨猛坦言,“代理商和医药代表也要留出足够的利润空间,医用耗材中80%的加价都是这样产生的。”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心脏支架分为国产和进口两种,价格上相差8000元左右。而由于价格和回扣挂钩,心脏支架越贵卖得就越好。

  根据公开数据,目前我国医用耗材市场上外资产品整体占据70%的市场,在技术含量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和高端大型影像设备上,这一比例甚至达到80%。

  杨猛曾听到医生向患者介绍产品:“国产的能用几十年,进口的能用一辈子,换你该怎么选择?”

  植入标准缺失

  滥用心脏支架风正盛

  记者采访时发现,对于心脏支架的使用条件,我国缺乏规范治疗的统一评估标准,很多时候是否需要安装心脏支架,主要是凭医生的经验判断。

  “我国滥用心脏支架问题已相当严重。不少患者一次性就被放入3个以上,有的甚至被放入十几个。”全国心脏病专家胡大一在第14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公开表示,从临床上看,12%的患者被过度治疗了,38%的支架属于可放可不放,心脏支架之所以被滥用,和医生的积极举荐有直接关系。

  据记者了解,阜外医院对是否安装心脏支架的判定标准是:患者首先要有心绞痛、心肌梗死方面的症状;同时,血管的狭窄程度至少在80%以上,也就是说血管被堵的部分要占到至少八成;此外,血管的直径要大于等于2.25毫米。

  李璐告诉记者:“冠心病患者需要先做造影,血管的狭窄率超过70%才符合装支架的条件,但这不是唯一条件。患者的年龄、药物敏感性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每个医院的规定也不一样。”

  从卫生部印发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来看,对于支架的植入数量没有标准,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也因此,在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治疗现象频发,患者被放置十多个支架的医疗“奇迹”屡屡出现。

  山东省胸科医院医学工程部主任毛树伟认为,就心脏病治疗而言,搭桥手术是最好的方案,心脏支架放3个以上就失去了临床意义,如果过多就变成卖支架。

  国外研究表明,从1984年到1999年,搭桥和介入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对死亡率下降的贡献仅为2%。因此,一些发达国家的医生在处理冠心病时的态度通常是,能够药物治疗的绝对不安装支架,应该安装一个绝对不会安装两个。

  2011年全国基地医院筛查出的血管狭窄率在70%的病例中,搭桥手术治疗和介入支架治疗的比例为1∶4,而在美国,这一比例为9∶1。国内心脏支架的滥用程度可见一斑。

  而李璐告诉记者,对于心血管病患者来说,安装心脏支架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心脏支架的再狭窄几率在临床中较高,医学上将此称为内膜增殖。也就是说,心脏支架使血管通了,使原来缺血的心肌获得血液供应,但支架内还会继续长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再度狭窄。

  李璐提醒患者注意术后的风险:“心脏支架需要向体内植入异物,一旦形成血栓可能会出现心肌梗死。所以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栓药物,但药物本身是有副作用的。”

  利益链牵涉面广

  体制不变革潜规则难除

  我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正在进行,北京的部分医院已取消药品加成。但目前为止包括心脏支架在内的耗材还没有纳入取消加成的范畴。

  心脏支架被滥用且价格居高不下,背后的症结究竟在哪?

  广东省物价局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医院中,89%的医院主要从批发企业购进医用耗材,11%的医院分别从批发企业和生产企业同时购进。绝大部分医用耗材都要经过批发商这一中间环节。

  郭凡礼表示只有从体制上变革,才能解决耗材价格虚高的问题:“这种现象的背后暴露出我国医疗体系中医院采购存在重大盲点,只有切实抓好医院采购,尽可能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实现生产企业到医院点对点招标,才能够降低医院经营成本,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直接对医用耗材生产商进行招标,减少从医用耗材生产企业到医院的中间环节,这样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没有了超额利润的空间,企业不会再给医生提供隐形收益。”郭凡礼认为,对于支架安装这类费用较高的手术,还应规定需经两个或以上的医生核准才能确定病人做手术。

  事实上为规范各地高值医用耗材的使用,卫生部等6部门今年初就出台了《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规范》,其明确指出,包括血管介入、骨科植入、心脏起搏器等高值医用耗材必须全部集中采购。

  “与几年前相比,现在监管越来越严,心脏支架的价格大幅下降,以前国产支架在2万元以上,进口的能卖到3万元。”不过王磊坦言,“降价后心脏支架的售价也是出厂价的4倍以上,价格虚高并没有根治。”

  “改革触动的利益面太大,医院、医生、药厂、代理商甚至监管部门都在这条利益链上。”王磊认为这种现象短时间内根治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依靠药品和耗材的回扣,医院很难正常运转。政府又拿不出这么多钱补贴医院,‘以药养医’是无奈之举。”

更多心脏支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心脏支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心脏支架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