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我国居民收入难跑赢GDP 南北省份差异明显

我国居民收入难跑赢GDP 南北省份差异明显

2013-01-01 13:20:51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据报告网了解: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报告称,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

  “居民收入35年增长71倍”这一消息引起外界的广泛关注。但实际上,过去35年,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高于人均收入2.4个百分点。

  居民收入难跑赢GDP

  在居民收入增速落后于GDP增速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占整个GDP的比重也在不断下降。长期研究居民收入问题的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统计学教授韩兆洲表示,从劳动者收入占GDP比例来看,1978年广东省该比例是60.6%,2010年是44.4%,下降了16.2个百分点。

  在该比例下降的同时,企业利润和政府税收等占比却不断上升。例如广东省政府税收占GDP比重在1978年是13.5%,而到2010年是14.9%。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教授表示,居民收入占比不断下降有几个原因,其中之一是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没有随着GDP的增加而增加。“我们的劳动生产率没有大幅度的提升,我们的技术创新没有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相挂钩。”

  其次,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拉动的局面一直没有形成,出口贸易和投资的拉动更为明显。林江说,出口贸易主要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加工贸易,所以出口的增长与居民的收入增加关联度不高。在投资方面,目前的固投主要是靠央企、国企在拉动,财富也就向他们倾斜。

  居民收入远低于GDP增速,也反映了我国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领域都出现了明显的偏差。在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收入尤其是中低级劳动者收入增长过于缓慢,居民收入与政府、企业收入相比增长缓慢,垄断收益与资源收益被极不公平地分配。

  在再分配领域,部分财税政策导致了财富的逆分配,本来应该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反而导致了差距的扩大;社保制度不完善,农民工等最需要社保的低收入者往往没有覆盖在内。

  实际上,针对居民收入增速落后于GDP的问题,近年来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并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要实现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居民收入应该与GDP同步发展或者更快,这样才能让大多数老百姓更好地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韩兆洲说,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都达到了55%,未来即便无法达到发达国家的55%,也应该争取向50%靠近。

  南北省份差异大

  梳理31个省(区、市)的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行的数据,去年上海、北京、浙江这3个地区位列前三名。其中,上海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达到了40188.3元,是唯一突破4万元大关的省份。

  北京、浙江、广东这3个地区的收入处于“3万元梯队”。同全国24565元的水平相比,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天津、福建、山东这8个地区的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全国水平。

  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也相当大。榜首的上海比榜尾的甘肃多23032元,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623元。高于全国水平的8个省份之中相差也比较大,例如同样沿海地区的山东就比上海低了将近1.5万元。

  相比之下,低于全国水平的23个省份之间的差距并不算大,例如从第9名的辽宁到榜尾的甘肃也就7000元左右的差距。中西部不少省份之间甚至只有几十元的差距,如宁夏仅比江西少29元。

  如果将各省的居民收入和人均GDP进行对比则显示,人均收入与人均GDP的排名大体上成正比,人均GDP排名高的地方人均收入相对也比较靠前,反之亦然。例如人均收入前八名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除了京、津、沪三大直辖市,还包括了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山东5个沿海发达省份。

  不过,人均收入与人均GDP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内蒙古人均GDP高居全国第六, 但人均收入只位居全国第十,尚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天津人均GDP排名第一,但人均收入只位居第六,西部的陕西人均GDP位居第十四,但居民收入只位居第十八。相反,南方的广东和福建人均GDP只位列第八和第九,但人均收入位居第四和第七。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海东指出,内蒙古居民收入远远落后于GDP收入,主要的原因是,当地经济增长长期过于依赖投资拉动,很多央企、大国企投资所带来的产值并没有转化为居民收入和当地居民的财富。

  “大量的能源生产出来,GDP是增长了,但仔细分析GDP的构成后会发现,当地居民从经济增长的过程中获益并不多。”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表示,南北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经济和产业结构造成的。像内蒙古、陕西这些能源省份以及辽宁、天津这些以重工业为主的省份来说,主要是靠投资拉动和能源消耗为主,投资主体主要是央企和大国企,这样的模式产值确实很大,但老百姓从中取得的收入比重不会太高,这也就是外界通常所说的“只长骨头不长肉”。

  “对这些地方来说,经济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GDP增长的速度。”丁长发说,相比之下,南方广东、福建、浙江等地以轻工业为主,非公经济占比较高,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的关联度也比较高,也就是“藏富于民”。

  林江认为,第二、第三产业的不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北方重工业省份主要以第二产业为主,而南方广东等地第三产业十分发达,三产与居民的收入关联度更大。

  “内蒙古属于欠发达地区,在发展的初始阶段,没有投资还不行。但这些投资如果对当地没有太多贡献也不行。因此对内蒙古来说,关键在于怎么样改变投资的主体和投资方式。”赵海东说,未来内蒙古必须要思考怎么样延长整个产业链,丰富产业结构,“培养一大批本土企业,形成在当地投资当地创富,而且把产值和利润都留在当地的小循环和大循环的结合中。”

更多居民收入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居民收入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居民收入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