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柴静被爆美国产女归来,在网上引起了好一阵讨论。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探讨,都难以回避国内一些中产开始向境外移民、生育的事实。
这几年,移民话题一直很热。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同,这一轮移民热备受瞩目的主体是包括官员子女、富人在内的精英阶层。而且,伴随着移民的过程,是财富与资源的相应转移。官员子女向海外转移财富,可从某高官公开受审中相关涉案情节窥见一斑。富人移民,多半不是到国外生活,而是为了把子女送出去,同时为自己在国内的事业增加一份“保险”。从柴静海外生女一事,却可看到,国内精英阶层向海外转移的链条,已经延伸到了中产阶层这一端。
当然,这不是说柴静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是她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决定了这一事件更具典型意义。就柴静的职业与身份地位而言,应属于中产阶层的顶端(虽说那本《看见》为她带来不菲收入)。如果这一阶层也开始琢磨着通过各种办法移民,或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例如,这是否表明国内中产阶层对工作、子女教育以及社会环境表示担忧,而且开始有所动作?又比如说,中产阶层向海外移民,会不会导致国内人才的流失?还有,如果中产阶级也卷入移民潮,是否还可能出现更多连锁反应?
没有详细数据可确切表明国内精英阶层移民的影响与后果,与此同时,也可看到大量海外人士回流国内。所以,暂且不必对这一轮移民潮和海外生育现象作出结论。至于柴静,我认为也犯不着追问她到底怎么想。在一个自由迁徙的国度,一个人选择到哪里生活(包括国外),更多出自于个人的自由选择。但面对国内精英阶层正向海外移民、生育的事实,值得引起对国内社会环境的进一步反思。
对许多国内中产来讲,移民亦属无奈之举。他们很多人在国内的工作其实还不错,但房价高企、子女教育以及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都让人难以忍受。因此,有些人宁可砸锅卖铁,也想着往国外去。这就是说,如果这些问题能够早日解决,或可改变许多人“当一个美国人的妈”的想法。尤其是对那些从农村辛苦拼搏、好不容易才在城市里扎根的人,恐怕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