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阿里巴巴启动赴美上市说法意味深长

阿里巴巴启动赴美上市说法意味深长

2014-01-01 13:43:05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据报告网了解:阿里巴巴在香港和美国之间反复权衡之后,最终将上市地点确认为美国。但“启动”赴美上市的说法本身仍然充满暧昧和意味深长。

  阿里巴巴3月16日对外高调宣布启动在美国上市,但正如其对相关新闻稿的说明:这并不能被视为阿里巴巴在美国进行证券发行的要约。

  回顾过去中国企业的IPO,类似的前期高调舆论造势很少发生,但并非没有——2011年5月,团购网站窝窝团曾召开发布会宣布启动赴美上市,但这件事最终变成了一个闹剧:人们自此之后始终没有看到过这家公司的招股说明书。

  不过,华尔街仍然相信,阿里巴巴的上市计划一旦成行,就能够让过去任何一个交易相形见绌。阿里巴巴的上市预期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互联网IPO交易之一,目前阿里巴巴的估值已达千亿美元。

  有知情人士称,此次IPO将筹集约150亿美元。这将有望超过中国联通2000年在纽约和香港两地创造的总规模57亿美元的上市交易。不过,另一些乐观的投资者给出的价格更高,他们甚至愿意相信阿里巴巴将超过此前FacebookIPO时1040亿美元的估值。

  这样的规模使得原本处于强势地位的投资银行,转而纷纷开出优惠条件,以换取参与机会。有消息称瑞士信贷集团、德意志银行、高盛集团、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等海外知名投行都表示希望担任此次IPO顾问。

  报告网了解:据媒体消息,瑞信集团和摩根士丹利集团已经开始为阿里集团的“Avatar”(阿凡达)上市计划做准备。

  不过,这仍然只是阿里巴巴近期向外披露上市筹备情况之一,而在此之前,阿里巴巴多次与港交所和美国两大交易所传出“绯闻”。互联网分析人士洪波告诉腾讯科技,阿里巴巴和交易所之间可能仍在博弈。

  就在阿里巴巴宣布这一公告的前一天,其投资入股的新浪微博率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文件,这被做看做是阿里巴巴向资本市场的“投石问路”。而在今年早些时候,其主要竞争对手京东商城也递交了IPO文件。这使得业界在听到阿里巴巴宣布选择美国上市消息时,也闻到了浓浓的火药味。

  此前,京东和阿里巴巴之间也曾密集开火。双方都将开放平台作为未来重点业务,并在节假日的促销力度和广告宣传都曾针对对方进行过相应部署,甚至将其竞争延伸至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因此,若一方率先成功上市融资,将为另一方带来较大冲击。

  腾讯入股京东后,不仅电商市场格局有了新的变化,而且腾讯概念将为京东背书,有助于抬高提升京东估值,也从侧面打击阿里巴巴估值。京东官方曾表示,京东和腾讯电商、部分易迅业务融合,涵盖B2C自营业务、B2C平台业务和C2C业务等。而在阿里巴巴提供的一分资料里显示,这三个领域的业务亦是阿里巴巴的战略腹地。

  赴美上市仍然充满暧昧

  随着腾讯与京东的合作加深,阿里巴巴将遭遇的竞争更加明显,因此如果可以在美国率先IPO的话,将有助阿里巴巴扳回一城。因此,有分析人士认为,阿里巴巴从香港转向美国也有阻击京东的想法。

  虽然事实并非这么简单,但是从目前来看,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的机会正逐渐趋于渺茫。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短期内香港或难接受合伙人制度,而在美国虽然同样未有先例,但是上市公司采用双重投票去权制度,已经为Facebook所演习过;另一方面,中概股回暖,大批中国企业选择赴美上市。

  因此,上周日阿里巴巴宣布启动在美国上市工作,就被看作是阿里巴巴的官方表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并没有彻底关闭其他的可能性。

  在这份不足200字公告中,阿里巴巴提到“未来条件允许,我们将积极参与回归国内资本市场”。从字面上来看,这只是一句阿里巴巴向国内喊话式表态,但是从此前阿里巴巴多次改变口径的案例分析,这也是阿里巴巴为自己留有后路的表现。

  去年10月,阿里巴巴集团CEO陆兆禧曾公开表示,阿里巴巴决定不选择在香港上市。在这之后,阿里巴巴的态度却亦有反复。洪波表示,此次阿里巴巴的表态实际上是最后一招,但仍然是在与港交所博弈,“它这个说不玩了,也不见得是一个真不玩了”。

  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的长微博结尾有几行小字。其中“只限于美国境外发布”和“不是(也不应被视为)用于在美国进行证券发行的邀约”,也许只是一个通用模版,但在经历了一次“狼来了”之后,外界对于风声已经提高了警惕。《创业家》杂志社社长、创始人牛文文疑惑称,“这么高调宣布?会不会还有玄机?”美图秀秀董事长、天使投资人蔡文胜也反问称,“会不会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赴美上市还有绊脚石

  虽然阿里高调启动了赴美IPO,但有多家投资机构分析师向腾讯科技表示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并不乐观,主要原因仍然是淘宝上的假货问题将引来诸多官司,而马云强行剥离支付宝的“案底”也让投资者感到忧虑。

  实际上,中国公司近年来频遭美国做空机构挑衅。最近一次网秦遭遇浑水做空,就是因为后者对网秦用户数量的质疑。因此,淘宝假货等问题势必也会成为这些机构和诉讼律师眼中的“唐僧肉”。

  不过,阿里巴巴近年来亦在不断调整自己的业务结构,提升天猫的地位。由于天猫与集市化淘宝相比,更接近于强调品牌的购物中心模式,这或许会解决一些在美国上市时,对淘宝的质疑。

  据悉,天猫将于今年拓展主流购物人群覆盖范围;启动定向招商计划,招募更多线下品牌和二线品牌;调整淘宝,鼓励大卖家转入天猫,尤其是目前天猫欠缺的品类;招募能力强的代运营合作伙伴,运营海外品牌。“淘宝将变成纯粹的天猫和手机端流量入口和天猫供应链后盾”。 一位阿里内部人士告诉腾讯科技。

  但正如此前马云在香港上市遇阻后的反思,若要赢得美国投资者的信任,阿里巴巴也还需要更多的诚意和沟通。

  更多电子商务行业研究报告请查阅报告网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B2C电子商务市场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更多阿里巴巴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阿里巴巴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