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中国进口常温奶市场经历一轮洗牌 外资奶企抢滩中国

中国进口常温奶市场经历一轮洗牌 外资奶企抢滩中国

2014-01-01 10:25:05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常温奶是采用超高温杀菌技术的牛奶。 常温奶具有如下特性:1.采用超高温灭菌技术,将牛奶放于135℃至152℃的温度下,杀死牛奶中的细菌;2.常温奶的保质期较长,并且无需低温冷藏,在常温下一般能达到1个月以上;3.常温奶通常采用利乐包装。

     5月20日,荷兰最大的常温牛奶公司荷高牛奶公司宣布进入中国市场,外资常温奶企业抢滩中国愈演愈烈。

  荷高牛奶中国区负责人彭飞向记者透露,目前中国市场上大约有150个进口常温奶品牌,最多时一度高达200多个,进口常温奶一般定位较高,虽然目前对国内整个常温奶市场冲击不大,但对中国高端常温奶品牌将造成较大冲击。

  进口常温奶洗牌

  彭飞向记者表示,这是荷高牛奶品牌首次进入中国市场。事实上,荷高牛奶的常温奶产品已经先于荷高品牌进入中国,目前中国市场上所有荷兰生产的常温牛奶都由荷高牛奶代工生产。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虽然2013年年末中国进口常温奶市场经历一轮洗牌,但由于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仍有不少进口常温奶品牌进入中国。

  一位常温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近几年进口常温奶在中国高速发展,去年大量品牌进入中国,包括乌拉圭、智利等地都有常温奶进入中国,然而很多品牌缺乏市场基础,在品牌、市场等方面均没有建树,造成很多品牌进口常温奶滞销,行业出现洗牌,并在去年年底掀起一轮大规模清库存行动,这些产品大都临近保质期,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销售,清完库存后不少进口常温奶品牌铩羽而归。

  根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液态奶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经历了2013年的洗牌后,进口常温奶品牌已经从去年高峰时期的200多家变成目前150家左右,但目前仍有不少品牌在继续进入中国。

  荷高集团首席执行官Martin Berks向记者表示:“此前,荷高牛奶曾通过一些经销商试水中国市场,进入中国后发现这些经销商非常激进,急于卖出产品,而忽视了品牌维护。中国市场有着巨大潜力,但不能过于激进,要控制好速度,先维护好品质,建立起品牌,以稳健的发展速度确保不犯错,否则会失去这个市场。”

  本土高端常温奶受冲击

  中国报告大厅、宇博智业市场研究员表示,虽然2013年年底开始有一些进口常温奶为清库存低价销售,但总体而言,进口常温奶主要定位高端常温奶市场,价格接近或高于中国特仑苏等常温奶品牌,加上进口常温奶的“洋牛奶”身份,有的品质不低于甚至高于一些本土品牌。

  以荷高为例,每100毫升中蛋白质含量大于3.5%,钙含量为120毫克,而国内销量最好的高端常温奶特仑苏每100毫升中蛋白质含量约3.3%。因此,进口常温奶在国内扩张迅速,特别是在高端常温奶市场尤为明显。

  彭飞表示,虽然目前进口常温奶在中国常温奶市场所占比例还很小,但可以预见,进口常温奶将对本土高端常温奶品牌带来较大冲击。光明乳业也开始将其高端常温奶品牌优+寻求澳大利亚代工后进口中国,以抵御外资品牌对本土品牌的冲击。

  目前进口常温奶在一线城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一线城市对于牛奶类产品更热衷于网购渠道,因此,目前网购是进口常温奶的主要销售渠道。

  一号店高级商品总监赵家钰告诉记者,一号店2011年4月开始销售进口常温奶,刚开始一个月只能销售一个集装箱的常温奶,现在一天就能销售大约15个货柜,最高时候达到50个货柜。

  广州乳业协会会长王丁棉也向记者透露,近几年进口常温奶发展迅速,进口常温奶从2008年的大约2000吨上升到去年的19.5万吨,预计今年会突破30万吨。而这些进口常温奶冲击的主要是高端常温奶市场。

  乳业专家宋亮告诉记者,目前,本土常温奶主要市场还是在二三线甚至四五线城市,受制于产能、物流以及价格等因素,这部分市场进口常温奶还很难进入,因此短期内该部分市场受影响有限。



更多常温奶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常温奶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常温奶热门推荐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