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云南白药业绩下滑 神经过敏跨省调查称被黑

云南白药业绩下滑 神经过敏跨省调查称被黑

2014-01-01 09:32:44 报告大厅(www.chinabgao.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刘欣怎么也没想到,两年前发布的一条微博,会给自己引来被警方跨省调查的麻烦。

云南白药称被黑

  刘欣是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生,近日他通过新浪微博(微博认证名为@昡铁重剑)称,两年前他曾发布了一条与云南白药有关的微博,其后该公司以涉嫌造谣造成企业商誉受损为由向云南警方报案,自己则被跨省调查。

  该消息一出,云南白药相关粉剂产品的安全性再次受到关注,而“跨省调查”也令公众质疑公司方面反应过激。

  7月22日,云南白药集团就此事在昆明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称,怀疑该事件背后存在“推手”。分析人士认为,云南白药近期在危机公关上的反击也映射出其传统主营产品面临的窘境。云南白药2013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增速及净利润增速比此前的2012年和2010年均呈逐步下滑之势。

  事件缘起 广州医生遭遇跨省调查

  “今天又一个因家长无知造成的病例:皮肤擦伤后用红汞+云南白药粉,表皮坏死、真皮层纤维增生,毁容基本确定……”2012年8月27日晚,时为广州荔湾区妇幼保健院外科医生的刘欣发出一条微博,并表示一名三四岁的小女孩摔伤后脸部的伤口严重感染,表皮已完全坏死,并已伤到真皮层,且是毛细血管丰富的部位,很容易留下疤痕,基于专业判断,才有了微博中“基本确定毁容”的说法。该条微博发布后转载量在千条左右,并未掀起太大波澜。刘欣也坦承,自己之所以发微博,主要是提醒大家一旦有伤口,不要使用粉剂外敷,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不过两年后的7月16日,刘欣又引用该条微博称,“今晚云南白药集团的代表和云南警方邀我去广东省厅那边聊聊天。”7月17日凌晨,又表示“调查已结束,历时约4小时”。



  上述微博发布后,包括新浪微博实名认证为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主治医师的“烧伤超人阿宝”等医药界人士均纷纷发博声援刘欣,跨省约谈的行为由此引来诸多质疑。

  “早在今年4月,云南白药集团法律事务专员张勇就曾在广州找我了解情况,这次他们以我涉嫌造谣造成企业商誉受损为由报案,认为我有利可图。”刘欣表示,之所以在微博中出现“云南白药”是因为当时孩子母亲向他传递了该信息,而粉剂不能用于伤口已是现代医学的基本常识。

  而在科普网站果壳网上,也能搜索到大量解释粉剂为何不能用于伤口的文章。多名业内人士在受访时均认为,云南白药因该条微博报案显得有点反应“过激”。

  企业回应 云南白药称背后有“黑手”

  随着“跨省”调查广州医生的事件不断发酵,云南白药7月22日在昆明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总经理尹品耀在发布会上表示,云南白药于6月9日向公安机关报案,报案的动机是从纯粹的商业逻辑出发,一是为了维护公司的正当权益,二是弄清事情的真相。

  据宇博智业研究中心了解,刘欣所发微博在今年5月初被转载,进而再引起纸媒、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对该事件的二度关注报道;同时,不少医药界人士也开始对以云南白药为代表的中医中药进行质疑。

  云南白药董秘办人士表示,“该事件本身的焦点从治疗方式的讨论转向对中医中药的质疑,甚至是云南白药企业和产品的质疑,公司这才引起重视。”

  据报道,在新闻发布会上,云南白药总经理办公室主任赵逸虹也表示,“经销商、消费者甚至医院医生均因该微博内容而对云南白药产品的疗效及质量产生了严重的质疑,很多人打电话到公司询问,事件影响到公司的销售。”赵逸虹还认为,两年前发布的微博被翻出来炒,不符合新闻规律。而包括云南白药董秘办人士及尹品耀均认为,上述事件背后有股推动力。

  事实上,这并非云南白药第一次抛出“被黑论”。

  今年4月17日,云南白药官网贴出一篇来源为“微信”的《阴谋———百年民族品牌缘何被黑?》文章,该文作者不详,在文中将万应百宝丹“有毒”配方事件的始作俑者归结为相关利益集团。此后,云南白药官网又相继转载了8篇“正名”文章。

  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认为,在跨省调查事件中,云南白药“神经紧张”在情理之中,“刘欣的微博被再度热炒恰好是云南白药在发布修改药品说明书之后,时间节点上的契合度非常高,云南白药怀疑有推手也不无道理。”

  背景分析 公司营收增速及利润增速下滑

  引人关注的是,自2003年以来,全国各地便有出现疑似使用云南白药不良反应的案例,不过公司基本未就此做过公开回应;眼下,云南白药不仅通过其官网转载发布多篇“正名”文章,还使用司法手段维护商业信誉,其反应让外界难免有些意外。

  据了解,同云南白药对危机事件态度一起转变的,还有公司营收及利润的增速出现下滑。据公司2013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47%、20.35%,而2012年这两个数字分别为20.99%和31.95%,2010年则为40.5%和57.59%,增长幅度呈逐步下滑之势。



  此外,公司长期以来的“明星产品”———白药中央产品、白药特色产品的利润率,也有逐年下滑的趋势。一位医药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上述情况的出现与公司近年来遭遇的多次质疑有一定关系,“比如2013年2月香港卫生署下架部分云南白药,虽然在当年11月全面恢复销售,但2013年其海外营收的降幅达14%,云南白药不得不对质疑引起重视”。

  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2-2017年中国云南白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显示,对云南白药而言,面对市场竞争时更应加大对不良反应事件的重视度,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而不是单纯地将怀疑的眼光指向竞争对手。


更多云南白药行业研究分析,详见中国报告大厅《云南白药行业报告汇总》。这里汇聚海量专业资料,深度剖析各行业发展态势与趋势,为您的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更多详细的行业数据尽在【数据库】,涵盖了宏观数据、产量数据、进出口数据、价格数据及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等各类型数据内容。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